摘要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反复发作等特点,给养殖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西药对奶牛乳房炎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其药物残留及其副作用等问题影响着药物的使用,中医药却以副作用低和药物残留少等优点可以广泛的进行推广应用,本文就中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奶牛患有乳房炎,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亿美元,仅美国损失就达20亿美元。使用抗生素治疗,虽可达到杀菌消炎的目的,提高奶牛产奶量,但却不能彻底根治乳房炎。由于耐药菌株产生和乳中抗生素残留,影响人体健康,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中草药含有多种生物有效成分,对奶牛效果良好,毒副作用甚微,几乎无残留、无抗药性、对乳制品无副作用,作为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药物克服了抗生素的某些不足,在防治奶牛乳房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乳房炎的分类及主要危害、中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研究及应用、中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01
乳房炎的分类及主要危害
1.1乳房炎的分类
奶牛乳房炎(Dairycowmastitis)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病原因子的刺激所致的一种炎症反应,临床病理表现为乳汁中炎性细胞数量增加,理化特性改变,乳腺组织发生病理损伤性变化,是奶牛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乳房炎的分类方法很多,笔者主要根据乳房及乳汁有无肉眼可见变化分为临床型乳房炎、隐性型乳房炎和慢性型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率的21%~23%,隐性乳房炎占总发病率的77%~79%。
1.1.1临床型乳房炎
乳房和乳汁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乳房红肿,疼痛发热,患牛拒绝哺乳和挤奶。肉眼可见变化,轻者乳汁中有絮片、凝块,有时呈水样;重者病乳区重度肿胀,乳汁出现不同程度的渗出物,泌乳减少或停止,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发病率不高,一般只占奶牛发病率的21%~25%。根据炎症炎性过程分为急性乳房炎、浆液性乳房炎、卡他性乳房炎、纤维蛋白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
1.1.2隐性型乳房炎
隐性型乳房炎又称为亚临床型乳房炎或潜在乳腺炎,乳房、乳汁均无肉眼可见变化,但乳汁在理化性质、细菌学检查上可发生明显变化。该病病程长,不但使奶牛产奶量下降,而且会发展成为临床型乳房炎,可在乳房中触到硬结、絮状物,乳汁pH7,呈碱性反应。
1.1.3慢性型乳房炎
慢性型乳房炎也是无任何临床症状,发展到最后的结果是乳房萎缩,患病奶牛挤奶时乳汁略有发黄或变稠,放置后上层呈水样,可反复发作,仔细检查时,可在乳房中触到硬块,乳房弹性降低,泌乳量减少,部分奶牛会出现体温升高或食欲减退甚至乳房肿大等症状。
1.2乳房炎的主要危害
据美国国家乳房炎委员会(NMC)报告称,全球每年因奶牛乳房炎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亿美元,仅美国每年损失高达20亿美元、德国损失10亿欧元、日本损失5亿美元、英国损失2.67亿英镑、加拿大每头母牛每年因乳房炎的花费约~美元,在丹麦由于乳房炎引起经济损失估计每头奶牛每年美元,在挪威、瑞典和芬兰,每年因患乳房炎而被淘汰的奶牛分别占19%、22%和35%。而我国,每年因乳房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高达30亿元,由此可见,奶牛乳房炎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仅影响奶牛业的发展,而且影响整个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
1.2.1影响产奶量及乳品质
当奶牛发生乳房炎后,为了消灭病原菌和修复损伤的组织,机体产生大量的白细胞并且不断聚集在一起,从而堵塞了部分乳腺管道,使其分泌的乳汁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导致部分泌乳细胞总量减少,影响整个胎次甚至终身产奶量。张伟民等研究报1个乳区受到轻微感染的奶牛会使奶产量下降15%,如果日单产为25kg/头?d,那么就会损失3.75kg/头?d,整个泌乳期损失的奶量可达到kg/头左右。刘静等报道指出,当奶牛发生临床型乳房炎时,体细胞数和细菌数增高,脂肪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含量均升高,乳汁变味,可使乳汁中的乳糖、乳脂和钙的含量分别下降47.8%、77.3%和55.6%。高树新等报道指出,当奶牛患乳房炎后,可使乳房的分泌细胞受到损伤或破坏,免疫球蛋白增高;酸度、比重下降,PH值和电导率增加,氯和钠的含量明显降低,最终缩短乳制品的货架期。
1.2.2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奶牛乳房炎大多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诱发的,当奶牛患乳房炎后,牛奶中则会含有致病菌,这些致病菌可在牛奶内产生毒素,尤其是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所产的奶不易被人发现。另外,乳制品在加工过程中灭菌不严格,使牛奶中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存在,当消费者食入带菌的乳制品时,则会引发呕吐、腹泻,甚至中毒等症状。目前,临床上治疗奶牛乳房炎仍是以使用抗生素药物为主,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后,会导致牛奶中有抗生素药物残留,人们长期食用残留抗生素的乳汁,会使身体产生耐药性,这样就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1.2.3影响奶牛的使用年限,增加养殖成本
王玲玲等报道称,当奶牛发生乳房炎时,乳腺组织不同程度受到损伤,如果治疗不及时,乳腺组织上形成一定的疤痕组织,脓肿纤维化后,就会使乳腺组织永久性损伤而失去泌乳能力,最终不得不淘汰患病奶牛,从而缩短了奶牛的利用年限。另外,由于乳房炎引起乳品质和产奶量的下降,使部分处于产奶高峰期的奶牛不得不提前淘汰,降低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养殖成本。
02
中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2.1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
中药方剂的组方以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通经活血、消肿止痛、活络通乳为原则,常用清热解毒药、活血祛痕药、解表药和利湿药,同时辅以补益、理气等药物,以补气升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目的。
2.1.1全身用药的方剂
2.1.1.1中草药类注射液
中草药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尤其是治疗奶牛乳房炎有一定疗效。主要有以下注射液:
蒲公英注射液:主要成分蒲公英、金银花、黄芩、连翘、丹参5味药,辅料为苯甲醇。用法为每次5ml,肌肉注射,2次/d,连用3~4d。金忠辉等研究报道本注射液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在药敏试验中,本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1/40,对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有较好的疗效(治愈率为48.39%,有效率为77%);而对于奶牛的隐性乳房炎则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对照组在第8天检测时,自我痊愈率为12.5%,新感染率为16.7%,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组治愈率为70%~96%,新感染率为0。
乳炎灵注射液:乳炎灵注射液治疗奶牛乳房炎,具有操作方便、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的特点。乳炎灵注射液主要成分由连翅、蒲公英、金银花、黄茂、党参等中药按—定比例组成,制取方法是先将中药饮片于冷水中浸泡48h,后小火煎煮lh,初滤,取出滤液,重复两次,将滤液合并,静置,用95%的酒精沉淀,加人活性炭,煮沸后待温30min,过滤,用氢氧化钠调pH值到7.2,制成1ml含中药1g的制剂,分装于ml玻璃瓶中,密封,高压灭菌20min。用法为每次40ml,肌肉注射,2次/d,连用5~7d。周广生等研究表明用乳炎灵注射液治疗奶牛乳房炎以后,细菌总数明显下降,用药组的每头牛每天的产奶量提髙2.23kg,比不用药组每头每天提高产奶量9%。该制剂为纯中药方剂,克服了抗生素使用后带来的弊端。
乳炎康注射液:罗伟等用乳炎康注射液治疗各种奶牛乳房炎例,总有效率为94.2%。
2.1.1.2煎剂
贺永建等用桃红散煎剂治疗奶牛乳房炎,效果良好;陈余焕应用加减五味消毒饮灌服治疗乳房炎,5d痊愈;孔庆海用公英瓜蒌汤灌服治疗奶牛急性乳房炎取得良好的疗效;杨存良用藕节汤灌服治疗26例急性乳房炎,全部痊愈;管学文等用乳炎散煎剂灌服治疗乳房炎效果显著。主要有以下煎剂:
大瓜蒌散:该药的主要成分为瓜蒌30g、牛蒡子15g、甲珠15g、蒲公英30g、银花30g、白芷30g、赤芍18g、柴胡10g、青皮15g、王不留行15g、生石膏30g、炒麦芽3g,水煎内服,隔日一剂,连服5剂。张光远等报道,用大瓜蒌散治疗乳房炎奶牛治疗后产奶量比治疗前增加8.9%,而抗生素治疗后产奶量比治疗前产奶量减少8.1%。
公英散:该药的主要成分为连翘40g、银华藤60g、蒲公英80g、当归40g、川芍30g、瓜蒌60g、王不留行40g、通草30g、赤芍25g、白芷15g、甘草15g,将上述中药研末,开水冲,候温一次灌服,每日一剂,连用3剂。于瑞影等试验报道,观察组乳房炎奶牛应用中药方剂公英散治疗后治愈率高达97.5%,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见效较快而且疗效确切,不会出现有抗奶以及弃奶期。
金蒲消痈汤:该药的主要成分为金银花g、蒲公英g、紫花地丁60g、连翘40g、黄连40g、花粉50g、赤芍45g、贝母45g、白芷50g、皂刺50g,混合加水ml,浸泡lh,水煎煮沸后,文火煎熬3h。将药液混合用啤酒瓶灌服,1服/d,连用3~4d。
银归汤:蒲公英g、金银花、当归、瓜蒌各g、玄参60g、川芎50g、柴胡30g、甘草20g共为细末,以温水调成粥样,灌角投服,或稍多加温水用胃导管经鼻投人,每日1剂,体温高,全身状况重者,可每日两服。该煎剂主要用于病症较重者。
瓜蒌牛蒡汤:主要成分为全瓜萎g、牛蒡子60g、金银花50g、天花粉、连翘、桅子、黄芩各30g,皂刺、柴胡各25g,生甘草、青皮各20g。共为细末,开水冲,候温1次服,每日1剂。
瓜萎散加味:主要成分为瓜萎1~2个,蒲公英g,金银花、当归、乳香、没药、地丁、天花粉、漏芦、王不留行、青皮各30g,柴胡、木香、甘草各20g,共为细末,开水冲,加黄酒ml为引,1次灌服,每日1剂。
2.1.1.3散剂
顾怀君用乳康灵拌料治疗急性乳房炎,有效率为96%,隐性乳房炎转阴率为98%;张国士等用乳炎消拌料治疗乳房炎,有效率为90%;罗继舜等用中药散剂治疗奶牛乳房炎取得良好的效果;王琳霞等用乳痈效应散治疗奶牛乳房炎治愈率97.4%。全身用药的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发挥了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剂型主要是煎剂和散剂,多为粗制型,缺乏注射液等高科技含量的剂型。给药方式主要是拌料和灌服,未见其他全身用药方式的报道。
2.1.2局部用药的方剂
2.1.2.1中药注射剂
高庆田等用中药乳炎消油剂乳池灌注,对急性乳房炎治愈为%;张彬等用消炎醒乳池灌注治疗乳牛乳腺炎12例,治愈率达84%;彭中山报道应用穿心莲注射液乳池灌注,结合0.1%高锰酸钾冲洗治疗奶牛乳房炎,获得痊愈鲁希英报道应用中药制剂治疗隐性乳房炎,乳池灌注有效率为71.7%,皮肤涂擦有效率为88.9%,肌肉注射有效率为80%。
由上可知,局部用药的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报道的多是中药煎剂的乳池灌注给药,缺乏搽剂、透皮剂等其他制剂局部用药的报道。乳池灌注给药易损伤乳导管,尤其是急性乳房炎,乳腺肿胀,用药困难,应加大其他局部给药方式及新型制剂的研制。
2.1.2.2中药速效消炎膏配合乳炎消油剂
中药速效消炎膏每日涂擦2次,每次80~g,涂擦之前,应将患处擦洗干净,再用手将本药涂擦均匀、反复擦透,促使药性被皮肤吸收;中药乳炎消油剂,乳头灌注,2次/d,每次10~15ml,一般2d内治愈。
本油剂有消除急性肿胀、促进炎症吸收、乳腺组织修复的作用,对卡他性、纤维性、化脓性乳腺炎,均有显著的疗效。
2.2针灸治疗奶牛乳房炎2.2.1血针治疗
李杰等采用针刺治疗初期乳痈40例。针刺取穴以循经远端取穴为主,取患侧的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足三里,留针40~60min,每隔10~15min行针1次,1天1次,病程超过3d或疼痛明显者可配用梁丘、天宗、膻中。结果痊愈36例,好转4例,无无效病例。郭铁砚等针刺尺泽穴治疗乳痈患者例(病程1~9d),针刺尺泽能起到泻热散结、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取患侧尺泽穴,得气后,行紧提慢按之泻法,每次行针10~20min;重症患者行针宜适当延长,务使针下得空虚滑利畅顺之感。结果例乳房肿痛即随之减轻、消失,肿胀变软,缩小,患乳不再拒按,可挤淤滞乳汁排出;37例可自行溢乳,80例当时即愈;52例发热患者随乳汁排出,体温均明显下降,全身症状减轻。
2.2.2火针治疗
火针疗法,古称“刺”、“烧针”等,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黄先学应用火针配合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例,例患者中,治愈92例,占76.6%;好转20例,占16.7%;无效8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用火针治疗乳房炎时,一方面火针在局部点刺,导入火热之性,其温热刺激,能助牛体阳气,继而激发经气,促进气血运行,增强经络对气血的营运与推动作用,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全身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开门祛邪、引热外出、消肿散结的局部作用。
2.3其他中医方法治疗奶牛乳房炎2.3.1按摩
手法按摩可排除郁积宿乳,经济而简便,对乳痈早期往往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在乳痈早期的治疗中倍受重视。
周敏等采用推拿揉法与散法(抹推、捏拿),先在患部周围运用揉法作轻摩,再用双手4指托住乳房,双手拇指在肿块上交替抹推数次到乳头,最后用左手托住乳房,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捏拿肿块乳头,如此数遍。同时辅以按揉膻中、乳根、灵墟、屋翳、期门、足三里、拿肩井,点按内关、合谷、梁丘、太冲。结果与对照组(口服头孢拉定)相比,总有效率明显提高。陈跃玲等运用摩揉乳周散结法、蹬腋牵肢通络法、揉压经穴通乳法的推拿手法治疗乳痈初起,在乳房周围及远端进行治疗,达到疏肝理气、清胃泻火、消肿散结、祛瘀止痛、活血通络下乳之目的,配合按揉胃经合穴足三里、溪穴梁丘以泻血热,泻之以清阳明之热结;期门、内关同属厥阴经,能疏肝解郁、宽胸理气;肩井为治疗乳痈的经验穴,该穴为手足少阳、足阳明经和阳维脉的交会穴,对乳房肿块具有消肿、散结的功效。
2.3.2磁疗
磁疗法是一种既古老又新兴的治疗疾病的方法。磁疗有镇痛、镇静、消炎作用,磁片选用并置法,根据同名极相斥原理,可使磁力线充分穿过内部组织。通过磁疗治疗乳房炎时,提高乳房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所以磁疗在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方法当中很有前途。
03
中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应用前景
中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特别是中草药和针灸在奶牛乳房炎治疗方面,资源丰富、成本低、治疗方法多样化、治疗效果良好,且能够提高免疫力、降低存残量。奶牛生产应用中医治疗奶牛乳房炎确实有效,但是,目前的研究力度还远远不够,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国内的研究也大都单纯集中在一些验方和临床疗效的观察上,缺乏深层次的理论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中药的深人研究,中药在防治奶牛乳房炎上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以中兽医理论为依据,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发展的科学成果,建立高效、微量、准确的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方法,开展中兽药药代动力学和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以科学的数据阐明中药的药效、作用机制和方剂配伍规律,科学的选药组方,研制新剂型,创造新工艺,将会开发出优质、高效、安全和稳定的中药制剂、针灸治疗方法和其他中医治疗方法,早日取代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必将为奶牛乳房炎的有效防治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路远:昌吉市佃坝乡畜牧兽医工作站;
马木提?毛尼亚孜,王连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来源:《新疆畜牧业》年第7期。
赞赏
长按治疗白癜风小偏方北京白癜风治的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hl/94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