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d/190531/7183165.html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浆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由骨髓多功能干细胞分化而来的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经增殖、分化、成熟的过程,最终发展为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能力的终末细胞--浆细胞。正常情况下。浆细胞是多克隆性,合成并分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以满足机体免疫应答反应的要求;病理情况下,病变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形成大量单克隆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而正常多克隆浆细胞增生及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受到抑制,导致各种浆细胞疾病的发生。
01
—
浆细胞结构与功能
结构
原浆细胞
呈椭圆形,胞体较大,直径15-25um,核圆常偏于一侧,染色质呈粗颗粒网状,核仁1-2个清晰可见,胞质灰蓝色,无颗粒,近核处有一半圆形浅染区。
幼浆细胞
为原浆细胞和成熟浆细胞之间的中间型细胞,椭圆形,直径12-16um,核圆常偏于一侧,核染色质开始聚集并呈车轮状排列,可残存核仁,胞质增多呈灰蓝色,近核处有一半圆形浅染区,可有空泡或含较少数紫红色颗粒。
成熟浆细胞
圆形或卵圆形,直径9-20um,核圆,明显偏于一侧,染色质凝聚成快,车轮状排列。胞质丰富,因含核糖核酸蛋白而在瑞氏染色后呈深浅不一的蓝色,可有空泡或少数嗜天青颗粒,近核处有一明显半圆形空白区,系高尔基复合体所在处。
阴性反应:苏丹黑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糖原染色、非特异酯酶染色呈阴性反应。
阳性反应:b-葡萄糖醛酸酶和线粒体酶标记染色。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见不到浆细胞,胸导管和淋巴液中也很少见到;
受抗原刺激后,浆细胞增多,在外周血及淋巴液中可见。
正常浆细胞免疫表型为CD38、CD.
功能
浆细胞的生物功能是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
体内有5种免疫球蛋白IgG、A、M、E、D均由浆细胞合成。
IgG:主要的血清抗体,占80%,45%分布于血管内,55%在血管外,半衰期23天。IgG又可分为四种亚型:
IgG1:占65%;具有结合补体、通过胎盘和异型亲细胞抗体功能;
IgG2、IgG3:各占23%和8%,与补体结合能力差;
IgG4:不能与补体结合也不能通过胎盘。
IgA:占15%;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存在于初乳、泪滴、唾液、呼吸道分泌液、消化道分泌液等分泌液中,对细菌起调节作用而利于吞噬。
IgM:占5%;有很强凝集作用,是主要的凝集素,激活、结合补体,中和毒素,杀伤细菌、病毒。
IgE:正常情况下含量甚微,主要分布于组织中。可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过敏反应;也有抗寄生虫作用。
IgD:含量甚低,作用不清、非特异。
02
—
浆细胞疾病分类及诊断
浆细胞病分类
良性:
1、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
2、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恶性:
1、浆细胞瘤
2、多发性骨髓瘤
3、巨球蛋白血症
4、重链病
5、淀粉样变性
6、单克隆轻链和重链沉积病
恶性浆细胞病共有的最为突出的特点:单克隆性。
MM诊断标准(WHO年)
无症状性骨髓瘤(冒烟型骨髓瘤,smolderingmyeloma,SMM)
1、血清M蛋白达到骨髓瘤水平(30g/L)
2、骨髓中有10%或更多克隆性浆细胞
3、无相关器官、组织损害或MM相关症状
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
1、血清或尿中存在M蛋白
2、骨髓中存在克隆性浆细胞或浆细胞瘤
3、有相关器官或组织损害(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损伤、骨质病变)
大致发展路径
生发中心B细胞--MGUS--SMM--有症状骨髓瘤--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
感兴趣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hl/98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