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去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为促进中医外治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融,提高从业者的学术水平、临床诊疗能力,搭建中医外治学术与交流平台,年12月11日至13日,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外治分会年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医院的国内外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外治及其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参会,大会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术交流。
医院/医院暨河北省糖尿病中医诊疗中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专科联盟单位受邀参加,糖尿病综合科张爱旗主任(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尤其在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糖尿病足方向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围绕糖尿病足中医外治法,从糖尿病足病理病因及中医辨证方面系统讲述,让在场观众对糖尿病足了解更全面更深入,并从个人临床经验讲述各种外用中药的优势及使用时机,张主任还无私展示了几张个人经验方,使得讲课的实用性进一步提升,得到了大会一致好评。(张爱旗主任在学术会上发言)
糖尿病足在西医中属于糖尿病患者因为神经病变感觉异常,血管病变而缺血,足部合并了感染、溃疡、夏科氏关节病,和骨折一种疾病。中医属于中医“消渴病脱疽”范畴。
糖尿病足分期
西医
0级:有发生溃疡高度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皮肤是完整的;1级:足皮肤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无脓肿或骨质的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感染或脓肿;4级:局限性坏疽(脚趾、足跟或前背)其特点是缺血性坏疽,通常合并神经病变;5级:全足坏疽。
中医
1期局部缺血期: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大血管病变;2期营养障碍期: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加重,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微血管病变;3期坏死期或坏疽期:湿性坏疽、干性坏疽、混合型坏疽。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足病?
1.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
长期糖尿病可以影响下肢和足部的血流供应。通常早期的表现有:小腿抽筋、足部苍白、足趾冰凉、皮肤温度低、严重者可因疼痛而出现跛足行走。下肢供血不足还将导致足部抵御感染和伤口自愈能力的下降。
2.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还会伤害腿部和脚的神经。神经病变可以使你的脚出现一些异常的感觉,如疼痛、麻木、灼热、针刺等。
3.足部畸形继发的各种损伤、感染
长期的糖尿病可以引起一些足部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常见的足病,不仅可以影响双脚的正常功能,而且非常容易引发后续的损伤感染,特别是在保护不当和穿不合适的鞋时。
患糖尿病超过5年以上,或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其足部就容易出现感染、溃疡、坏疽等严重的并发症,它是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终身发病率高达15%-20%。早期正确的预防和治疗。45-85%的患者可以免于截肢。
如何及时发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早期发现各种临床表现:脚发凉、怕冷,皮肤苍白或青紫、水肿等症状。小腿抽筋、疼痛,疼痛在行走时加重。出现伤口时,经久难愈。
相关的临床检查:足部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足部多普勒血管检查皮肤温度减低。
如何及时发现糖尿病神经病变?
早期发现各种症状表现:疼痛、麻木、灼热、针刺;或正常感觉的消失。相关的临床检查:尼龙丝感觉检查,震动感觉检查。
糖尿病足治疗
西医
降低血糖,血脂、血压、稳定动脉斑块、改善高凝状态、扩张血管与促进侧支循环,营养神经,抗感染;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或血管腔内治疗方法,重建动脉通路。局部清创,换药及截肢(趾)。
中医
1基础治疗(1)寒湿阻络(大血管):温经散寒,活血通络。阳和汤加减(2)血脉瘀阻(微循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加减(3)湿热毒盛(坏疽期):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四妙汤加减(4)热毒伤阴(坏疽期):清热解毒,养阴活血。顾步汤加减(5)气阴两虚(恢复期):益气养阴。黄芪鳖甲汤加减2.祛腐阶段坏疽组织与健康组织界限比较清楚,可进行祛腐,蚕食方法,为生肌创造条件3.生肌阶段(1)生肌散适应证:生肌收口。用于痈疽溃后脓水将尽者。坏死组织已经清除,创面久不愈合者。使用禁忌:对本药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用法:掺疮口中,外盖膏药或药膏。(2)紫草油膏适应证:溃而脓液不多,创面红肿热痛,可以紫草油膏外敷。(3)祛腐生肌膏适应证:活血祛腐,解毒镇痛,润肤生肌,创面微有红肿热痛,脓液不多,新肉不生,可以祛腐生肌膏外敷(4)金黄膏适应证:红肿或成脓未溃阳证者,可以金黄膏外敷鲜的草药汁等。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hl/9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