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颈椎小关节综合征颈椎小关节综合症是源自颈椎后柱的轴性疼痛,往往较难诊断。典型症状为颈部疼痛合并牵涉性疼痛或上肢疼痛,无特征性,疼痛常为颈后部钝性疼痛,有时放射至肩背部。此外,病人可伴有头痛或颈部运动功能障碍。C2-C3小关节综合症疼痛常牵涉及头部及上颈部后方。C3-C4小关节综合症疼痛常牵涉至颈部后外侧,但不会放射至头部或上肢。颈椎小关节综合症是挥鞭样损伤常见后遗症,占创伤后颈部疼痛的63%~%。常见节段为C2-C3和C5-C6。颈椎小关节综合症的诊断是一种排他性诊断,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资料及诊断性封闭结果。颈部挥鞭样损伤病史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保守治疗是有效的。可根据牵涉痛部位推测可能病变节段,小关节腔内注射、脊神经背内侧支封闭、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以及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都是经过循证医学证实的有效的治疗方法。经皮内镜下颈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在机械臂下定位。脊源性头痛往往累及第三脊神经,在内镜下寻找第三脊神经和第二脊神经背支的交通支,将其截断可以起到治疗效果。
骨今中外
02
颈神经根病临床综合征颈神经根病是一系列症状的集合,包括由颈神经根所产生的颈部疼痛以及上肢运动和感觉障碍。除了疼痛之外,患者可能感到麻木、无力和神经反射缺失。颈神经根病的原因包括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肿瘤、骨赘形成和罕见的感染。与较高的颈神经根相比,较低的颈神经根,尤其是C7,更容易受到压迫。C7神经根的支配区域包括:食指和中指的前后以及上肢的背侧面正中部分。体征和症状颈神经根病的患者常常主诉在病变的神经根支配区疼痛、麻木、刺痛和感觉异常。患者也可能有患肢无力和协调性变差。肌肉痉挛和颈部疼痛以及累及斜方肌和两肩胛间区域的疼痛较常见。查体会发现皮肤感觉减退、肌无力及神经反射改变。神经根病的患者常会将患肢的手放在头顶来缓解疼痛。脊髓型颈椎病最常来自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肿瘤或罕见的感染。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会有下肢无力以及肠道与膀胱的症状,应通过神经外科手术检查。骨今中外
03
颈部肌肉的肌筋膜炎颈部肌筋膜炎是颈肌筋膜的一种无菌性炎症,以项部肌肉慢性痉挛、疼痛、僵硬为特征。临床表现1.疼痛多局限于项部,两侧为重,晨起明显,活动后减轻,阴雨天时加重。其痛深在,以持续性酸胀疼痛为特点,严重时伴有头痛,肩、背痛。2.压痛急性者局部压痛明显。有时可触及大小不等的结节。慢性者压痛广泛,疼痛呈酸痛样。3.颈部活动受限自觉项部僵硬、紧束或沉重感,活动不灵活,早晨起床时明显,活动后减轻,过度活动后加重;重者可见颈肌萎缩和斜颈。诊断该病起病缓慢,病程可持续数周、数月,可因局部受潮湿或头颈受外力作用而急性发病。自觉项部不舒,或伴一侧肩背疼痛,颈项肌肉僵硬,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相交处的天柱穴、肩胛骨内角上方等处压痛,局部皮下可见硬结。辅助检查:抗“O”和类风湿因子检测阴性。颈椎X线无明显异常或为轻度退变。治疗1.封闭治疗:封闭点为局部压痛点,如果压痛点较多,或范围较大时,寻找最痛点(一处或数处),然后常规消毒后,缓慢进针,一旦患者出现麻胀感或局部肌肉抽搐、痉挛时,固定针头不动,回吸无血后即可注射0.25%~0.5%利多卡因1~2ml或再加入维生素Bμg,每个点注射1~2ml,急性者可在这些药液中加入地塞米松5mg,1日或隔日1次,其疗程随病情变化而定。用此方法一二次即可治愈。2.推拿:患者坐位,医者在痉挛的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及冈上肌等处揉、按、推、攘及提、拿,拇指点揉风池、天柱、风府、哑门、大椎、肩井、天宗、秉风等穴位,1日1次,一般治疗1~2周。3.药物治疗: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如芬必得、扶他林等药物。4.物理疗法:(1)局部冷敷:对于急性者,可将毛巾浸入4℃冷水中,取出后冷敷项部,反复进行。(2)热敷:对于慢性者进行热敷治疗。(2)红外线照射:用红外线灯照射项部及压痛点处,照射距离为30~60cm,每次照射15~30min,以皮肤出现红斑而感觉舒适为宜。1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5.一般治疗:调整与纠正工作劳动中不良姿势,防寒防潮避免过分劳累。骨今中外
04
颈部扭伤临床综合征急性颈部扭伤其中包含非神经根引起的颈部疼痛,而此疼痛会以非皮节形式放射至肩膀和肩胛之间的区域,常会伴有头痛。斜方肌通常会受累,引起痉挛和颈椎活动范围受限。颈部扭伤常是颈椎及其相关软组织受到创伤的结果,但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与此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病理损伤可能来自软组织、小关节或椎间盘。颈部扭伤常由于颈椎或其他周围组织受到创伤所致体征和症状颈部疼痛是颈部扭伤的特征,疼痛可能来自枕部区域,然后以非皮节形式放射至肩部和肩胛之间的区域。颈部扭伤的疼痛会因颈椎和肩部的活动加重。头痛时常发生,并且可能随着情绪压力而加重。患者常有睡眠障碍或无法专注于简单的工作。骨今中外
05
颈长肌腱炎临床综合征颈长肌起于上外侧部起于第三-六颈椎横突结节,下内侧部起于上三个胸椎体及下三个颈椎体。颈长肌止于环枢前结节。颈长肌的肌腱有发生炎症的倾向,常由于肌腱受到反复创伤或钙羟基磷灰石晶体沉积引起,这种晶体沉积常发生于肌腱上方的纤维组织,在颈部侧位X线片中很容易看到。体征和症状颈长肌腱炎好发年龄为30-60岁,最常见于肩部,但可累及任何肌腱。该病患者的症状无特异性,表现为持续性疼痛,程度剧烈,位于咽后区域,可能为颈痛、吞咽困难、吞咽痛、活动受限和发热,一般急性起病并持续数天。红细胞沉降率和白细胞计数可能轻度升高。颈长肌钙化性肌腱炎采取保守治疗,一般通过休息和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数周后会缓解。影像学表现为C1-C4椎体前方软组织肿胀;环锥前弓下方可见不规则钙盐沉积。骨今中外
06
颈胸椎棘突间滑囊炎临床综合征颈椎下部和胸椎上部的棘突间韧带,以及其相关的肌肉在过度劳累后易形成急性或慢性疼痛。一般认为滑囊炎是造成疼痛的主要原因。在长时间的颈部过度伸展活动(例如粉刷天花板)或是长时间固定姿势使用电脑时,患者常会出现颈部中线疼痛。体征和症状疼痛为C7~T1棘突间区域的非放射性疼痛。疼痛特点是持续的钝痛和酸痛。患者会试图采取颈部向前的驼背姿势以缓解持续的疼痛。相对于颈部扭伤的疼痛,颈胸椎棘突间滑囊炎的疼痛通常会在活动时改善,休息时加重。查体时深触C7~T1区域会引出压痛点,且常伴有相关的棘旁肌肉结构反射性痉挛。患部活动范围明显减少,且疼痛会随着下部颈椎和上部胸椎的伸展而加重。患者采取颈部向前的驼背姿势以缓解持续的疼痛骨今中外
07
臂丛神经病变
临床综合征臂丛神经病变是一组症状的集合,包含神经源性疼痛和相应的无力,并会从肩部放射至锁骨上方的区域和上肢。臂丛神经病变比较常见的原因包括颈肋或异常的肌肉压迫神经丛(例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肿瘤侵犯神经丛(例如肺上沟瘤)神经丛受到创伤(例如拉伤和撕脱伤)、炎症因素(例如神经痛性肌萎缩、带状疱疹)和放疗后神经丛病变。疼痛从肩部放射至锁骨上方的区域和上肢体征和症状疼痛的特点是神经炎性的疼痛,当神经丛被肿瘤侵犯时,疼痛的性质可变成深处的锐痛。颈部和肩部的活动会加重疼痛,患者会减少此类活动。由于经常导致冻结肩样症状,因此易混淆诊断。如果怀疑胸廓出口综合征,可行Adson试验。如果桡动脉脉搏随着颈部伸展和头部转向患侧而消失,则此试验为阳性。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疼痛后短暂的极度无力,可通过肌电图确认是否存在臂丛神经发炎。患者深呼吸,从分伸展颈部,头部转向患侧,检查者压迫斜角肌三角,若桡动脉搏动消失为阳性,且可复制患者的症状。全国实用基层医疗公益班一、讲授内容:1、超氧治疗静脉曲张特效技术:风靡全国的超氧治疗静脉曲张在这里揭秘,您不需要花费巨资四处奔波学习,治疗静脉曲张这里全国最早、技术最成熟。这里毫无保留倾囊相授,手把手教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基层最实用的专科技术。2、前列腺疾病特色技术:主治前列腺增生、急慢性前列腺炎。简单实用,疗效确切,易学易懂。主要讲授前列腺腔体给药、最新灌注及奇穴针刺技术,疗效神奇,国内独家推广。3、液针刀中医微创治疗颈肩腰腿痛最新进展:讲授神经多卡机制临床应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后期残留症状,外周神经卡压引起的顽固性疼痛和麻木;学习掌握这种针刺技巧,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现场实操液针刀疗法治疗顽固疼痛类疾病。4、三氧绿色技术临床各科应用:学习三氧绿色疗法在疼痛科、皮肤科、内科、妇科、男科的最新应用。主治:颈肩腰腿痛、顽固性皮肤病、青春痘、胃肠炎、顽固性妇科病(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糜烂、卵巢囊肿等)、男科病(前列腺炎、阳痿、性功能障碍等)、脚气、手癣、顽固性湿疹、各种真菌感染等。5、中医火针特色疗法:主要传授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治病机理、进针方法、独特的针刺技巧。火针治疗颈肩腰腿疼、美容祛痣祛斑、四肢关节寒痹引起的疼痛、带状疱疹、痛经、闭经、乳腺炎等顽症。6、现场演示“三位定位正骨手法”:治疗长短腿、颈椎病、骨盆倾斜、寰枢关节半脱位等;见证独特的疗效!二、上课地址和上课时间:上课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hl/99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