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不当所致的意外时有发生,所以在用针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当然选择一个安全速效的针法也是至关重要的!小编整理了近年来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针刺悲剧,并且在文章最后会与大家分享我们多功能套针疗法的各种优势!
一、针刺造成的意外损伤和并发症
针刺不当可发生意外,《素问?刺禁论》提出“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刺中心,一日死”,“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等等。
古人还有“禁针二十二次”的告诫,都说明古人在针刺中曾发生过意外,吸取过教训。
近代针灸虽有很大发展,针具亦有所改进,但针刺意外的发生仍然有之。
据近年国内有关报道,收集76例针刺所致意外和并发症作一初步统计(见表)
从表可以看出,最常见的针刺意外损伤是气胸及血气胸,占统计总数的51.3%;其次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占27.6%;其他损伤及并发症,占21.1%。
这些意外损伤,轻则增加病人痛苦,重则造成残疾,尤其损伤中枢神经或心、肺等重要脏器,会致使生命中枢或循环、呼吸机能急剧障碍,即刻导致死亡。
二、针刺所致意外的原因
1.针刺过深或方向不正确
针刺深度和方向,应随其腧穴分布部位不同而异,这在针灸书上都有明确规定。过浅不得气,达不到治疗作用;过深或方向不正确,伤及重要脏器或血管,则会发生意外。本文统计的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即因针刺哑门过深或风池、安眠等穴方向不正确刺中椎管所引起。
2.长短针选用不当
有用4.5cm长针、针两侧“肩峰中点”,发生气胸窒息死亡案例。还有虽用半寸长毫针,但因进针时压手用力过重,组织下陷,以至刺入人体之深度、长于针身长度,也造成心室破裂而死亡案例。
3.莽用三棱针和粗针
三棱针只作为刺络放血之用,粗针多用于反应迟钝的四肢穴位。如掌握不当,用针越粗,损伤及穿孔机会越多。有报道,对急性乳腺炎患者,用三棱针直刺红肿最显著处,伤及肋间动脉,引起大出血。即使四肢穴位,用粗针任意捯动也会损伤神经或血管。
4.针刺重要脏器的相邻部位时,尤其对心脏扩大、肺气肿和肝脾肿大等病理脏器的异常,其游动程度低于正常,脆性明显增加,涉及的体表穴位也相应增多,针刺损伤的机率也会随之增加。
一例成年男性患者,因腹痛针刺剑突下一穴、左上腹部两穴,造成脾破裂。行脾切除术中发现脾比正常大一倍半(8年前曾患过血吸虫病)。
5.不重视消毒
一中指感染并发骨髓炎者,因针刺四缝穴消毒不严格而致感染,造成中指残废。
6.滥施提插捣针手法
一例因针刺引起肠穿孔并发腹膜炎者,在开腹探查中,发现与腹部施针相符的脓疡部位,肠管上可见有毫针粗细的穿孔,少则一个,多则数个,乃系提插捣针所致。
7.隔衣扎针
不但取穴不准,且无法消毒,更不易掌握深浅。有报告,某医生为一9岁咳嗽患儿隔衣自心窝部位进针,经衣服、皮肤及皮下组织、膈肌、心包、刺破心室,形成心脏填塞致死。
三、针刺意外损伤和并发症的预防
针刺治疗所致意外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首先,针灸医师应学好基础理论。本文收集到的案例,有的就是由于缺乏基础知识而定穴不准,下针无数所造成的。
因此,针灸工作者必须熟悉人体解剖、经脉循行、腧穴定位等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方能对进针方向和针刺深度操作准确无误。
有人在针刺治疗上过分强调深刺和强刺激,甚至不顾方向是否正确,认为越深、越强效果越好,这种不严谨的态度是错误的,是发生医疗事故的根源。
至于过梁针、弹拨针等特殊针法,也必须在技术熟练条件下审慎操作。
此外,开展新技术更应严肃认真。
本文收集到的一例骨折案例,就是在用电针刺双侧太阳穴治疗精神病过程中,电量较大(50mA),病人出现全身抖动,加之患者多年缺乏室外活动,骨质疏松,而造成股骨颈骨折。
因此,针刺时病人如果出现不正常的表情或感觉,就要想到有意外损伤的可能。
针刺不当造成意外例举|赵凤兰
例一:高某,男,42岁,因患肠痉挛行中脘、天枢、神阙,足三里针刺治疗,取针后即感腹痛加重,伴发热三天,人院后查体温、血象均偏高,按化脓性腹膜炎处理。
住院第二天,病情进一步加重,呈中毒性休克。
增加血管活性药,行剖腹探查术,见腹腔充满黄色浑浊液体,有粪嗅味,用吸引器吸出约毫升,于回肠中段见一针尖大小孔,孔周肠壁复盖黄白色脓苔。
经积极抢救治疗,幸愈。出院诊断:肠穿孔并化脓性腹膜炎。
例二:患者,男,33岁,由本村医生针刺背部穴位后感胸闷、气短、头晕、心悸、呈进行性加重,以血气胸合并出血性休克急诊入院。
胸透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行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毫升后仍继续漏气,24小时共引流血性胸液毫升。
开胸探查时,从右侧胸腔取出鲜血及血块毫升,肺表面、肺裂、肋隔角及心隔角均有大量凝血块和纤维素包绕。
查肩胛线第八肋间之壁层胸膜可见两个针孔,充血、水肿及轻度糜烂、右肺下叶背段有直径约0.2*0.1厘米之脏层胸膜损伤,经多方积极抢救方得痊愈。
例三:一工人学了几天针灸,自以为已掌握了针刺技术,在家中给妻子治疗,针刺左胸部相当于心脏部位而立即死亡,因未作解剖检查,推测可能是刺中心脏致死。
例四:汪某,男,15岁,因头痛,怯冷,流清涕,针刺合谷、外关、风池、风府。其中风池穴约进针2寸深。
留针5分钟后,术者捻动右侧风池穴上的针柄摧气时,患者突然大叫一声,诉及“受不了”、“心中难受”。
拔出全部针具后,患者双手抱头,诉头痛欲裂,继之,病人倒地,不省人事,呼之不应,经多方抢救不效,半小时后死亡。
四、安全速效的新针法——侯氏多功能套针
侯氏多功能套针主要运用特制针具,以局部病症为基础,留针时间长,进入浅筋膜层,不深入肌层,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套针与传统针灸学有着很大的差别,是针灸史上的革命,世界箸名针灸专家,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石学敏院士对套针高度评价并题词多功能套针,中医针灸新章,命名为多功能套针学。世界针联前主席邓良月题词:多功能套针学中医针灸创新。近年来在国内外推广余届,培养学员数万人,套针疗法发展迅速,其简便、速效、安全、无痛的特点,已成为治疗疼痛及非疼痛疾病的常用方法。
1、多功能套针特色
①简便:易学、易懂、易掌握,施术仅需要一根套针,皮肤常规消毒即可进行。
②安全:针刺部位位于皮下,不接触任何重要神经、血管和脏器,无感染。
③速效:针刺痛消,无论任何原因所发生的疼痛疾病,均可在瞬间内(1-2分钟)达到减轻、痊愈和根除等不同程度的疗效。特别对使用任何药物与疗法都无效的部分顽症有奇效。
④无痛:套针治疗时无传统针灸的酸、麻、胀、痛的针感,以完全无痛为最佳。医生易于掌握,病人乐于接受,该疗法确系一项特色特效治疗新技术。
2、多功能套针适应症
各型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腰三横突综合症、腰肌劳损、腰扭伤、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头痛头晕、三叉神经痛、网球肘、腱鞘炎、肩周炎、多种关节炎、足跟痛、骶髂关节炎、胃痛、胆囊炎、痛经、妇科炎症、急慢性阑尾炎、乳腺炎、带状性疱疹、各种结石疼痛,癌症疼痛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可见,多功能套针不仅在临床方面有着及其广泛的治疗范围,又因为操作套针时针具仅在皮下进行摇摆,不接触任何重要神经、血管和脏器,所以操作多功能套针并无危险可言。7月1日《中医药法》即将出台,学习中医一技之长迫在眉睫,多功能套针培训班正在举办,赶快前来报名参加吧!
3、多功能套针最新详细培训内容(点击蓝色字体链接即可查看)
《第、届多功能套针培训班5月20日在郑开班,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摘自《中国针灸》年12月、《甘肃学院学报》年1月,转编/刘志文。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赞赏
长按北京哪能治疗白癜风白癜风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wh/9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