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由牛支原体、加利福尼亚支原体、牛生殖道支原体等引起的乳房炎,被看作是牛乳房的传染性流行疾病。其致病微生物具有高传染性,在群体内迅速传播。除乳房外,关节、呼吸道和生殖道也有可能被感染。仅个感染单位即会导致奶牛在短时间内引起潜在性感染、亚临床、临床或急性乳房炎。为避免支原体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我们亟需找到一种迅速有效的控制办法。但针对支原体乳房炎,目前仍没有实际运用的抗生素疗法或免疫方案,而常规乳房内使用的抗生素对支原体杀灭效果不佳,但拜有利对支原体十分有效(DevrieseandHaesebrouck,Aitkenetal.,WetzsteinandSchmeer)。恩诺沙星的MIC值范围在0.到0.5μg/ml,且其生物利用率和组织渗透性也已被充分证实。与血浆值1.5-3相比,恩诺沙星在牛奶中的浓聚物更加持久——超出2-4倍(Gandorfer)科学研究与试验目的此试验选择的奶牛场,养殖规模约为0头奶牛,年产奶量千克/头。这些奶牛均采用分群饲养,观察到的乳房临床感染率高达43%。在所有试验观察的乳房中,有50%感染了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加利福尼亚支原体(Mycoplasmacalifornicum)。相当数量的奶牛对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抗药性,且牛奶中的细胞数约为,个/ml。此试验目的在于减少感染率,提高牛奶质量,减少总成本。该试验中将通过拜有利治疗来达到以上目的。材料和方法此试验涵盖45头奶牛:a)15头泌乳牛患有慢性乳房炎、抗生素治疗无效或曾证实患有支原体感染;b)7头干奶牛在最后泌乳时伴有乳房不适c)23头泌乳牛患有乳房支原体感染,并作为治疗组接受治疗。表1为研究过程中应用的几种不同检测方法。按照标准作业程序(AVID)进行细菌试验,试验结果详见表3。根据加利福利亚乳房炎测试(CMT),使用标准溶液计算细胞数。细胞数计算结果是四个乳头分别评分后得出的平均数,评分方法如下:阴性≤,/ml,+≤,/ml,++≤1.5mio/ml以及+++≥1.5mio/ml(详见表1)。用于计算细胞数的牛奶样本使用Fossomatic检测仪进行提取(详见表2)。表2显示了临床试验结果。连续三天静脉注射拜有利10%针剂进行抗菌治疗,剂量:拜有利5ml/kgw/天。试验结果与讨论药物治疗后15天,牛奶中体细胞数显著下降。治疗期过后,所有治疗组奶牛支原体检测阴性。在治疗初期,73.3%乳房无临床症状,治疗后第15天无临床症状的乳房增加至86.7%。牛奶无临床症状的奶牛也同样在第15天时增长至80%。开始治疗后的前8天产奶量下降,8-15天奶量开始逐渐恢复。一个月后的产奶量仍比原始值低11.7%,但与一个月治疗期间的产奶量下降记录一致。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在治疗期及一个月后的产奶量差别较小。临床治疗的结果非常好,但关于试验结果应注意以下问题。对照组奶牛数量有限及非决定性试验结果并不能完全准确地用统计学进行试验评估。除消灭支原体外,试验还证实了拜有利对乳房组织衰退的减缓作用,治疗组奶牛产奶量稳定,细胞数在短时间内即恢复正常。因此,我们可以假定在乳房炎发病早期使用恩诺沙星(拜有利)进行干预性治疗可以促进奶牛产奶性能的恢复。同时加强环境和卫生控制以降低感染压力,以免环境卫生较差影响治疗效果。一旦常规治疗对乳房炎治疗效果不佳时,我们强烈建议进行支原体检测,以得到适当诊断依据,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结论试验通过在大型奶牛场使用拜有利注射液10%对支原体导致的乳房炎进行试验性治疗,由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加利福尼亚支原体(Mycoplasmacalifornicum)引起的乳房炎在这些农场中产生了严重危害。按照5mg/kg体重剂量连续三天使用拜有利10%注射液进行治疗,其中15头奶牛达到了细菌学治愈,73%的奶牛达到临床上和功能上治愈。7头干奶牛中的5头(另两头奶牛在试验结束前被淘汰)的牛奶样本支原体检测阴性。这些数据与从对照组奶牛方面得到的数据、产奶量和继发感染率相关。
赞赏
长按
以治疗白癜风为主
白癜风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yy/95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