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是个坎儿,因为,60岁后是癌症爆发期。炎症离癌症有多远,请耐心阅读本文,相信您会有收获!
60岁后,癌症爆发期!
有数据表明,60岁后,人的机体老化,免疫力会有所下降,患癌症的机率会升高。据不完全统计:
?61.2%的恶性肿瘤患者都在60岁以上,且年龄越大,发生癌症的可能性越高;
?我国每天约有人被确诊为癌症患者,其中60岁以上的人占到60%;
?小城市男性癌症发病率较高,大城市女性的患癌风险较高。
据《北京日报》数据统计,有62种主要癌症的高发年龄,是60~70岁!
得癌,照样能长寿!
60岁后虽然是肿瘤的一个爆发期,但是没人敢说癌症就等于死亡,更没人敢说得了癌症就不能长寿。
抗癌长寿明星团
BTV《我是大医生》栏目曾特别邀请了“抗癌长寿明星团”,他们都在60岁左右得过癌症,甚至不止一次得过癌。
?徐克成(77岁),抗癌11年,医院院长。66岁确诊为肝癌,并切除了大半个肝脏。
?龚建喜(90岁),54岁确诊为胃癌,到现在已经36年了。他现在每天走步都没问题,生活完全可以自理,还说想活到岁。
?赵兰花(88岁),先后两次患癌,乳腺癌抗癌20年,宫颈癌抗癌5年。
BTV《非常网络》栏目还邀请过一位岁高龄的老人张明珠。她88岁的时候患肠癌,一共做过3次大手术,切除了全部结肠,大肠也被切掉了1米。第3次做手术时,她才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症。
一辈子远离癌症的方法
人一生中的患癌概率高达36%,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这样可怕的“坎儿”,如果您快到60岁或已经迈入60岁,一定要格外注意。
今天,我们总结了“抗癌长寿明星团”的抗癌经验和世界上最先进的防癌知识,帮助大家健康度过癌症爆发期!
1吃得东西要新鲜
“抗癌长寿明星团”中有一对抗癌夫妻,他们得了癌症后更加注意养生。每天吃32种食物,而且是现买现吃,绝对不吃剩菜剩饭。
因为不新鲜的食材,不仅会丢失大量营养素,还可能发生霉变、腐败,滋生黄曲霉菌等有害物质,危害身体。
2吃得要杂
免疫细胞和饮食息息相关,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很多都来自食物。三位抗癌明星的食谱非常注重多样化,有珍珠黄玉米、大米、小米、红薯……食材种类繁多。
徐克成院长抗癌11年,在饮食上坚持“什么都吃,适可而止”的原则,现在肿瘤指标完全正常。他每天中午食用5种食材,鱼、蔬菜、菌菇、汤、水果,但每天都调换着吃。
3别吃烫的东西
调查表明,新疆哈萨克族人常喝滚烫的奶茶,潮汕人喜欢功夫茶,太行山区的人爱喝大碗烫粥,目前这些地区都是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的高发区。
滚烫的汤水会烫伤食道黏膜,引发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时间久了,可能发生癌变。
4腌熏腊制食品,能少吃就少吃
很多人都抗拒不了加工肉制品的诱惑,但在癌症面前,你还要坚持吃吗?加工肉制品当中的致癌因素是多重的:
?第一,加工肉制品含盐高,而吃得太咸会导致胃黏膜屏障的慢性损伤,时间久了会增加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导致胃癌。
?第二,为了保证风味、给食物防腐,亚硝酸盐被广泛使用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但和胃内蛋白分解物结合,会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从而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第三,对癌细胞有着“姑息养奸”作用的多环芳香烃物质也广泛存在于这类食物中。
5大便和小便憋不得
很多人都会因为手头上的一些事选择憋尿、憋大便,但这一憋,就可能憋出癌来。
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罗健教授表示,有便不排可能“憋”出大肠癌。此外,憋尿不但损伤膀胱的括约肌,还会使尿液中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延长了尿液中致癌物质对膀胱的作用时间,容易诱发膀胱癌。
6千万别一直坐着
上班一坐就一天,回家陷在沙发里......千万别以为久坐的危害只是伤颈椎、脊椎。
?德国专家指出,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随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的人体内免疫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癌机率;
?日本医学家发现,胃癌患者大多平时吃得太饱和久坐不动;
?美国研究表明,久坐的人比常运动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高40%~50%,男性还易罹患前列腺癌。
7瘦一点,患癌机会小
越瘦的人患癌症的机会越小,这是全球21位科学家在对患癌人群和健康人群历经5年研究后,提出的“十大防癌建议”中的一条内容。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
中国成年人的标准:
?18.5~23.9为适宜;
?24~27.9为超重;
?28以上为肥胖。
腰臀比
拿软尺量一量你全身最窄部位的腰围和最宽部位的臀围,精确到1mm,然后算腰臀比。
?男的腰围大于等于90cm(2尺7寸),女的腰围大于等于80cm(2尺4寸),就算肥胖了。
?如果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就叫腹部脂肪堆积了。
8癌症最怕两个字:快乐
近年来,医学家正在研究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肿瘤防治方法——快乐。这个观点,也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书钧教授的认可:“我曾提出过一个观点——人体宿主因素的变化不仅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更会对肿瘤病人的治疗有重大影响。”
年,世界顶尖科学期刊《细胞》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者发现,情绪会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改变肿瘤发生发展的进程。保持快乐,能更好地抑制肿瘤的发展。
癌症在发展时要经历相当漫长的过程,癌前期病变时,人体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它。如果免疫功能健全,就会派遣“免疫细胞”完全消灭处于未萌发状态的癌细胞。
做到以上这几点,让免疫细胞活跃起来,预防癌细胞出现,更能遏制已经出现的癌细胞!
延伸阅读
炎症距离癌症有多远
肠炎、肝炎、胃炎、胰腺炎……炎症性疾病生活中并不少见。你一定好奇,炎症距离癌症到底有多远?
炎症,有时是癌症的帮凶
医学上,癌症,是指恶性的肿瘤;炎症,是指机体对组织细胞损伤的反应。表面上看,两者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不过,近年研究表明:
大约1/5的癌症患者有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4/5的癌症患者找不到慢性炎症背景,然而,其癌症组织内也有炎细胞浸润。
简单总结,就是炎症有时候会是癌症的帮凶,是可能引起癌症的因素;而有时,炎症是癌症的伴随现象。
肠炎→肠癌?01
不是所有肠炎都会癌变,不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被普遍认为与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相关。很多溃疡性结肠炎人群对炎症不够重视,发病就吃点消炎药,结果治标却不治本,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由轻变重,甚至最终癌变。
肠癌高发人群
1.30~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
2.有大肠癌病史。
3.有大肠癌癌前病变,如腺瘤、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
4.有癌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史、遗传性结肠病。
5.有盆腔放疗史。
6.有胆囊或阑尾切除史。
7.经常吃高脂高热食物、生活不规律、抽烟嗜酒、有熬夜习惯的人。
肝炎→肝癌?02
肝炎→肝硬化→肝癌
肝炎会增加肝癌风险,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原因。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对肝脏造成慢性损伤,如果不注意治疗,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肝硬化,而肝硬化不及时治疗,就可能恶化成肝癌。
肝癌高发人群
根据肝癌危险程度,一般把肝癌好发人群分为三类:
1.第一类是高危人群,如因慢性病毒性肝炎(乙肝或丙肝)发展成肝硬化的患者;
2.第二类是中度危险人群,如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但没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
3.第三类是低危人群,如非病毒性原因导致肝硬化的患者。
胃炎→胃癌?03
幽门螺旋杆菌会引发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进而发展为胃癌。世卫组织就将幽门螺杆菌定为类致癌原,它可以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
胃癌高发人群
1.50~60岁的人。这是胃癌的高发年龄,处于此年龄段的人要留意胃部不适。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特别是在儿童期就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其发病率将升高3~5倍。
3.家族中曾有胃癌患者,特别是直系亲属的后代发病率将升高2~3倍。
4.长时间饮酒和吸烟的人,属胃癌高危人群。
5.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喜欢食用发酵、熏制食品者,患胃癌风险大幅增加。
宫颈炎→宫颈癌?04
并不是所有宫颈炎都会癌变,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炎症,如果不治疗,8-10年有可能发展为宫颈癌。而淋球菌、衣原体引起的宫颈炎,不会发展成宫颈癌。
不过,这也提醒女性朋友们,平时要注意卫生问题,用洁净的内裤、卫生巾等;最好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
胰腺炎→胰腺癌?05
80%的胰腺癌患者都有胰腺炎的病史。一般来说,急性胰腺炎如果反复出现,不好好治疗,很容易发展成慢性胰腺炎,增加了胰腺癌变的风险。
合理饮食对预防胰腺炎非常重要,酗酒和暴饮暴食是引起胰腺炎症的“凶手”,平时要尽量避免。
前列腺炎→前列腺癌?06
毫无疑问,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不过距离癌变还很远很远。虽然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有可能转变成癌症,但也有研究数据表明,未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群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因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必有担心癌变的心理包袱。
男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饮水,不憋尿,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尽量避免久坐等行为。
乳腺炎→乳腺癌?07
并不是所有乳房疾病都能和乳腺癌扯上关系,一般来说,非增生性病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并没有很大关系,比如有些乳腺囊肿、乳腺炎、乳头排液等。乳腺炎常见于女性生育后的哺乳期,由女性哺乳时的不正确处理所致。但非哺乳期也会出现乳腺炎,最好引起重视,不及时治疗很容易伤害乳房,也许会增加癌变几率。
建议女性要勤换内衣,不要攒在一起洗,最好少使用洗衣机清洗内衣。
咽炎→咽喉癌?08
有些慢性咽炎患者担心反复发作咽炎会引发癌症。其实不必担心,慢性咽喉炎进展为癌症的可能性极其小,几乎是“平行”的两条线,难以交叉。但这也不能成为不重视咽炎的借口。
不过,有些肿瘤的早期症状和慢性咽炎相似,比如鼻咽、口咽等下咽癌,这点要小心。
炎症有时是癌症“帮凶”,但不是所有炎症都会癌变。面对炎症不应该恐惧,炎症提醒我们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yy/9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