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堂:我用余生攻克它
“不死的癌症”(二)
文/本报记者张迪杨淑梦
2误诊率居高不下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是年才提出的新病名“。当时在美国的一本杂志上,有位以色列的医生发表文章称有5例患者的症状怀疑是癌症,但是做病理分析发现并不是癌,从此人们才开始这种病。但是它的发病率比较低,主要发生在地中海地区,埃及、土耳其这些国家是高发地区,因此大家对它的认知度不高。”杜玉堂说。
“因为知晓率低,所以其发病率显得不高。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果从近10年的发病曲线来看,发病率上升得非常快。”杜玉堂说。
“很多患者被当成一般的乳腺炎,或者早期误诊为癌,后期误诊为乳腺结核,误诊率非常大。”杜玉堂说,很多医生对它的认知度很低。医院的一些医生不愿意收治此类患者,因其住院时间长且高复发,曾经一医院开展了3次手术仍然复发,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如果一旦误诊必然造成误治,来我们这里治疗的很多患者已经是比较后期的病程了,跑了很多弯路治不好,才来我们这治疗的。”
误诊率这么高,该怎么办?杜玉堂希望医学界能重视慢性乳腺炎性疾病的研究,加强各省市、各地区的医生交流,降低误诊率和复发率。“医院对这种病有了很强的认知,可以诊断出来。但是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及时诊断,”杜玉堂表示“,要让全国医生都知道这种病,我认为至少还需要5年;要是治疗这种病估计还要10年;如果要想降低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能还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
3病理诊断是金标准
杜玉堂说,如果把“如何鉴别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作为考题,90%的医生可能都不及格!很多地方的医生说:“我们这地方浆乳与肉芽肿不分”,病理报告明明是“肉芽肿”,出院诊断却写“浆乳”,对这两种病的认识存在严重混乱与分歧。杜玉堂时常给他的学生讲“,肉芽肿”与“浆乳”就像“矿难”与“拥堵”。乳腺腺泡和腺叶像煤矿,是能源的生产地,制造婴儿的乳汁能源;大小导管系统就好比铁路或公路,任务就是运输乳汁。“肉芽肿”好比是煤矿的瓦斯爆炸,是难以预测的矿难,深在地下几百米,瞬间发生,难以救援,损失惨重“;浆乳”就像司空见惯的交通拥堵,是运输道路上的一次事故,一辆运煤车翻车或追尾而已。
杜玉堂说自己毕竟是外科出身的,首先想到的是这种病要以手术为主,但开始的时候也失败了,它的困难在哪里呢?关键是找不到一个病理大夫,因为做完手术之后,病理报告是诊断关键。由于容易被误诊,杜玉堂急切希望尽快统一对此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因为病理诊断是金标准。
他医院病理专家,医院丁华野教授在肉芽肿的病理诊断上观点一致。通过丁华野的病理分析,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终于得到了明确的诊断,这就打通了攻克肉芽肿的第一通道,也是第一个难题。
4患者特点“三个三”
“我们至今已经做了例病例,个乳房,也就是大约有位患者是双侧发病的,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发病率逐年上升。”杜玉堂说。
“这是一种奇怪的疑难杂症,其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但是它的诱因却十分明确。”经过这些年对病例的研究,杜玉堂发现,患者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高发人群是经产妇,乳汁淤积是发病的诱因之一;钝性外伤,例如小孩的无意撞击、踢一脚、顶一下,还有用力地按摩、强力吸吮等这些爱与性的“情伤”也极有可能诱发肉芽肿性乳腺炎。
“另外这种病与环境和饮食污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对治疗过的患者居住地做过统计,主要来自南方各省市,依次是宁波、深圳、上海、苏州、福州、昆明、成都等,而黑龙江、内蒙的患者却很少。这可能与环境、饮食习惯有关,南方沿海地区海鲜丰富,气候偏热,食物品种繁多。北方气候寒冷,饮食单调,污染相对较轻。”
有患者明确指出,是吃螃蟹、鳝鱼等海鲜后发病的,杜玉堂推断可能与人工饲养添加激素有关。
“乳汁乃饮食所化,母体吃什么,乳汁里就有什么。这些外来物质引发乳汁变质,可能构成新的抗原物质,而激发超敏反应。还有一些肉芽肿性乳腺炎是药源性的,如抗抑郁症药、促排卵药、紧急避孕药等。”此外,这些患者通常伴有多发性关节疼痛,还有干咳、头疼、发烧、脱发、失眠等症状。“并发症非常多,但目前仍不清楚这些症状与乳腺炎到底有什么关系。”杜玉堂说。
杜玉堂总结出这种病的发病人群具有“三个三”的特点,即患者年龄30岁左右,患者的孩子大多三四岁,发病病程主要在三四个月。
5手术是最佳治疗手段
得到明确诊断之后,就是对此病的治疗。当时,对肉芽肿的治疗在临床上有不同的方向:中医坚持辨证施治,内调外敷,西医就是切开引流、激素治疗甚至抗结核治疗,初期有效,但容易复发,往往治疗好病处而旁边的组织又发病,随之乳房变的千疮百孔,让患者生不如死。
“大剂量的长期使用激素,患者几天就胖了,随之便出现骨质疏松,因为长期使用激素,患者往往控制得非常快,但是30%会复发,且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就不管用了。”杜玉堂说,还有人用抗结核的药物治疗,但是这种药至少要吃半年,对肾功能、肝脏的损伤很大,而且效果也不好“。但是国内就有人这么治,可这是没有临床依据的。”杜玉堂形象地把肉芽肿的病灶比喻成一把洒进土里的大米,而他就是那只去啄食的鸡,必须一粒不剩才行,哪怕剩下一粒,它就会生根发芽,卷土重来。这样的手术方法,即可治好病,又能保住乳房,术后复发率也成功降低到了2%以下。杜玉堂认为,肉芽肿的手术治疗不同于一般炎性病变。“我的手术方法是既要彻底地切净病变,又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无辜。既要不复发,又要外形美。”所以他给自己定的手术标准就是:小切口、外形美,不复发。
未完待续
敬请
医患故事
?肉芽肿特殊病例愿:重燃希望之火?那种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我们只切病灶!”我当时就泪流满面?她就这样使劲的按,我生孩子都没有这么痛!?换药的过程太痛苦▕撕心裂肺的疼?不想再等了,我要一次彻底的手术!?“我把杜老这里作为最后一站”?这种“剥肤剜肉”之痛,我再也不想有第二次
杜玉堂▏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北京中科医院十二年专注白癜风医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yy/9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