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乳是什么,是乳腺流水,有液体流出,还是……?
无论是对普通患者还是非乳腺专科的医生都是一个挺陌生的名词。怎么办?上百度吧,一搜又吓了一跳。浆乳是来源于病理的一个名词,她的全称叫浆细胞性乳腺炎,因其炎性病灶周围组织里有大量浆细胞浸润而得名。中医学称之为“粉刺性乳痈”。
浆乳是在年被发现的,多发生于30-40岁非哺乳期妇女。
目前,一般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与先天性乳头内陷和乳头发育不良、哺乳期乳汁淤积,乳腺机械损伤、内分泌因素、细菌感染、免疫疾病、吸烟等有关。
浆乳的诊断以病理学检查为标准,浆乳的超声表现主要是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团块,乳房X线通常呈非对称性不均匀密度影。主要应和乳管内乳头状瘤、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结核、乳腺癌相鉴别。这时就需要专业医生来判断了。
彩超所见: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团块
广大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来了!
患有浆乳如何治疗?能治好吗?
浆乳是良性疾病,能治好,但难治,易复发。西医治疗主要用抗生素、激素、抗结核和手术,但上述药物的疗效欠佳且复发率较高、病程长,50%的患者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20%~30%。较小切除范围,易复发,较大切除范围,复发率相对降低,但乳腺外观损毁,严重影响乳腺的美观。因此,中医治疗成为患者的最佳选择。事实证明,中医药确实有其治疗的优势。
中医以整体观念为出发点,不仅仅看作局部浅表的病,而是与整体营卫气血、脏腑机理有重要联系。因此在治疗上,必须强调从整体来看问题,不但要重视内治法,同时重视外治法。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于诸外”。通过审证求因、辨证分型来治疗。中医认为“痈者肉之间”阐明了病位。“痈者壅也”说明了病因。《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概括了病因。凡风、湿、热、毒诸邪,阻滞经络、肌腠之间,都可致营卫不和而发本病。内以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以基础方为主辨证加减,药量也相应变化,外治亦经辨证后以中药塌渍用于乳腺局部,内外同治、标本兼治。
外用中药塌渍
长医院胸外、乳甲外科提醒您:对于乳头凹陷患者可预防性应用乳头纠正器,定期按摩乳房。哺乳期注意疏通乳汁,减少油脂、热量高的食物摄入。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并注意定期复查,避免吸烟包括二手烟。
胸外、乳甲外科在随访中发现不少因饮食刺激而复发者,故为预防再发或复发,应同时进行饮食控制与调理。
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应听从医生的专业饮食指导,尽量避免刺激饮食(如煎炸、麻辢和海鲜类饮食)和催乳食品(如笋、猪蹄和鱼汤等)摄入,并持续1~2年。
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还宜“粗茶淡饭”,某些水果如榴莲、荔枝也要尽量避免。术后定期随访,尤其是术后第1年。
中医认为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冲任二脉上贯于乳,与乳腺疾病关系密切。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生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相关。本病发生、发展多因肝郁气滞、痰凝气郁、邪毒蕴结所致。所以,调整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对本病的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
当然,单纯的中医药治疗病程较长,对首次发病初期患者效果较好,对复发或后期患者疗效欠佳。所以,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采取中医内治与外治手术结合的治疗方法,往往效果更好。
长医院胸外、乳甲外科在省内率先将微创旋切系统引入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在术前应用中医药辨证施治,结合理疗,将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肿块缩小至一定程度,采用彩超导下微创旋切术切除肿块,术后继续给予内服中药,并停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未使用抗结核药或激素,因此可以避免应用抗结核药或激素导致的副作用。采用微创旋切联合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可以最大程度保持乳房外形及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设备(安珂)胸外、乳甲外科简介
长医院胸外、乳甲外科,开放病床30张,科室医生队伍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现为吉林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科室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中药内服+外敷、理疗+微创旋切)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分别获得省卫健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立项,为国内首次采用此方法治疗这两种疾病,科室负责人王刚将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首次编入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科室可开展乳腺、甲状腺、胸外科疾病的腔镜微创手术及常规开放性经典手术,实体恶性肿瘤的放射性粒子碘-植入术及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术等。
胸外、乳甲外科-
文字:胸外、乳甲外科 王 刚
编辑:姜旭阳
审核:韩 雪
长医院
服务号预约挂号线上咨询网络门诊报告查询订阅号专家简介出诊信息
医院动态健康科普
本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zl/97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