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的防治
母猪无乳综合征(MMA)是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的简称,也称母猪产后"三联症"。多发生于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高胎次母猪发生率高于后备母猪。母猪产后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大便于结.尿少无力,体温升高至40℃以上,畏寒战栗,心跳和呼吸加快,随后乳汁减少,喜卧或卧地不起,乳房肿胀不退,从阴道内流出白色脓性或棕褐色黏液,气味恶臭,恶露不尽。一旦发生MMA,则仔猪成活率低、生长减缓,母猪断乳后配种返情率高、妊娠初期流产等,将给猪场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发病原因:
引起母猪MMA的主要原因是母猪分娩时产道受到损伤,体能消耗过大,身体虚弱,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这时若有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菌、绿脓杆菌等致病菌趁机侵袭即可引发该病。环境潮湿,通风不良,贼风侵袭,产前便秘,饮水不足,助产时消毒不严格等因素也是引发此病的重要因素,因此MMA的发生归根结底主要还是母猪产后护理不严。
症状和危害:
1.子宫内膜炎通常是子宫黏膜的黏液性炎症,为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的疾病。若不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往往造成母猪发情不正常,屡配不孕或妊娠后发生流产。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全身症状明显,病猪食欲下降,体温升高,频繁排尿,时常努责,从阴道内排出带腥臭味的褐色黏脓性分泌物;慢性子宫内膜炎多由急性型治疗不及时转化而来,全身症状不明显,可周期性从阴道内排出少量混浊的黏液,病猪即使能定期发情,也往往屡配不孕,失去利用价值。
2.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致病因子的作用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其危害不仅是患病母猪本身,还引起仔猪发病。临床表现乳房潮红,肿胀,发热,变硬,有疼痛感,不让仔猪吃乳。初期乳汁稀薄,内混有絮状小块;后期乳汁少而浓,混有白色絮状物,有时带血或带有黄色脓液,有恶臭味。严重时乳房溃疡,停止泌乳,体温升高,精神不振。
3.无乳或泌乳不足是母猪产仔后泌乳量明显不足或完全无乳。临床表现母猪乳房松弛,干瘪,乳汁稀薄如水。仔猪吃乳次数增加但吃不饱,因饿而鸣叫甚至因争抢乳头而啃咬其他仔猪。病程稍长者对仔猪危害极大,因无乳或缺乳会导致仔猪迅速消瘦或因感染疾病而死亡。
防治方案:
预防:
1、保持产房通风、干燥,无粪便和积水;产房和产床彻底消毒后再进猪;上床前对母猪全身(重点是乳房和阴门)彻底清洗消毒。
2、产前后一个月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如“酷乐维1kg/吨”,改善母猪免疫力。
3、产前一周采用有轻泻效果的的配合饲料饲喂,或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小麦麸皮以起到轻泻作用,清除肠道中多余的粪便,防止便秘。
4、产前三天可以有目的的肌注一次长效广谱抗生素注射液。母猪于产前7天至产后7天按推荐剂量用香菇多糖g+20%替米考星预混剂1-1.5kg和1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1kg/吨拌料,以有效预防产后因机体虚弱而感染病原菌致病。
5、对产程较长、经历过人工助产和产后体温升高的母猪要进行药物保健(阿莫西林+氨基比林+地塞米松)。
6、加强饲养管理,杜绝贼风、噪音等对母猪的干扰,减少非喂料时间对母猪的干扰以减少应激反应。
治疗:
1、全身治疗:
肌注:抗菌消炎和健胃通便的药物,如氟苯尼考、头孢噻呋、林可霉素、恩诺沙星等。
静注:生理盐水+青霉素+链霉素+地塞米松以及5%葡萄糖+维生素,一天一次。
拌料:七补散、美清
2、对于子宫内膜炎可采用全身疗法和子宫冲洗法。
(1)对于出现全身症状的母猪,肌注抗菌药物。
(2)清除滞留在子宫内炎性分泌物,可选用生理盐水、0.2%新洁尔灭、1%碳酸氢钠溶液、0.1%高锰酸钾溶液等冲洗子宫,但冲洗后要及时注射垂体后叶素20万~40万单位,促进子宫内炎性分泌物排出,然后用20~40毫升注射用水稀释青链霉素各万单位或强效阿莫西林4支,注入子宫。注意如出现全身性感染时禁忌冲洗子宫。
3、对于乳房炎可采用全身疗法和局部疗法。
(1)隔离仔猪,挤出患病乳腺中的乳汁,用10%鱼石脂软膏、10%樟脑软膏、10%碘酊涂擦乳房患部皮肤。
(2)用长效阿莫西林注射液按推荐剂量肌注,同时配合强效阿莫西林mg+地塞米松12mg溶于水后经乳头管注入乳房,每天1次~2次,连用3天~5天(注意乳房灌注时必须严格消毒)。
4、对于非传染性无乳症可肌注催产素30U~40U,以尽早恢复泌乳,有必要可间隔3小时~4小时重复肌注一次,缩宫素30万单位肌肉注射,1日2次。
注:版权归信得科技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信得科技猪病检测中心服务品德:换位思考,解客户危急;精益求精,褒职业操守服务理念:专业、准确、及时、有效、保密、客观服务宗旨:客户至上,为健康安心养殖保驾护航服务态度:耐心讲解,全程跟踪现在动手,扫一扫,立即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zl/98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