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山羊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乳腺和乳头发炎,乳汁理化特性也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冬季适宜温度下病原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因此该病在冬季高发。这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给乳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临床症状奶山羊的乳房炎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的病羊感染乳区红、肿、热、痛明显,患羊精神极度沉郁,体温升高,食欲不好,体重下降。急性型的病羊乳房肿大,皮肤潮红,体温微高,食欲减少,泌乳量下降,有些甚至挤不出奶,乳汁变质呈黄白色、黄褐色或者略带点微红,有大小不等的黏稠性凝块,发现不及时转变成慢性型乳房炎。亚急性型病羊乳房没有明显的变化,但乳汁中会略有凝块,特别是刚挤的几滴乳汁表现明显。慢性型病羊大多数都是从急性型转变而来,发病率比较高,多数病羊会反复发作。乳汁中有凝块或絮状物,产奶量下降。刚挤出的乳汁中有絮状物,渐渐地变成水样(清清的带点微黄色),最后挤出的乳汁才呈正常颜色。反复发作后,乳房会出现硬块,乳头变硬,很难挤奶。有的患病区域会萎缩,形成脓块,最后发展成脓毒血症而死亡。该病的持续时间长达数月。防治措施⑴建立并健全乳房炎检查制度,防止病羊进入羊群中传播。对准备购入的羊只就地进行乳房炎检查,及时检出病羊,对运回的羊只要经数周隔离观察,确定无病时才可混群。⑵该病的预防主要根据其病因,加强饲养管理。羊舍保持干燥清洁,严格清理消毒;避免乳房外伤,防止放牧人员用鞭抽打羊只;高寒地区要防止过冷的天气冻伤乳房。在产羔前剪去乳房周围污毛,减少感染机会,有条件的可在羊临产前用消毒水清洗乳房。淘汰患慢性乳房炎的病羊,以防止感染健康母羊。⑶干奶期防治是控制乳房炎的有效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在干奶期用来预防和治疗乳房炎的药物既要杀菌谱广,又要在乳房内起持久作用,能杀灭已经侵入的病原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zl/99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