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45643.html
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统计显示,除去客观因素,国人75岁前患癌的平均概率为20.6%。也就是说,约每5个国人中就有1人会在75岁前被诊断为癌症,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癌的几率会更高。①
癌症对人体的伤害不仅限于某个部位,从头到脚都可能受到癌症威胁。头颈癌、口腔癌、鼻咽癌、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肝癌、胃癌、肠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卵巢癌、膀胱癌、黑色素瘤……
很多癌症都与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因此从头到脚的防癌,各有侧重点!
1、口腔癌
防癌要点:远离槟榔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俞光岩教授年做客由健康时报主办的名医直播栏目《人民名医》时指出,槟榔是一味中药,从中医角度来看,槟榔有驱蛔虫的作用,不过现在蛔虫病已经很少了。槟榔还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在湖南湘潭,老百姓把槟榔用作一种调味剂,因此当地人都有咀嚼槟榔的习惯。但是,槟榔主要的成分是槟榔碱,槟榔碱是世界卫生组织所认定的一级致癌物,可以使得口腔黏膜下的纤维性变,有一部分病人会就发生口腔癌变,最后导致口腔癌,影响生命,也影响口腔的功能和外形。所以医学界一致认为,槟榔和口腔癌之间有密切的联系。②
2、甲状腺癌
防癌要点:注意甲状腺结节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魏琼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恶性结节仅占5%。良性甲状腺结节不必过度治疗,若其影响外观、吞咽功能或呼吸,需就医选择治疗方案。③
对于有家族病史或有结节出现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做B超排查,当B超提示为恶性时,还需加做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检查。
3、食道癌
防癌要点:注意少食烫食
食道癌是中国最普遍的癌症之一,发病率位居世界首位。这与中国人偏爱热食,喜欢趁热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并且在正式发表的致癌物评估报告中,非常热(高于65℃)的饮品,被列为很有可能的(IIA类)致癌物。④
4、肺癌
防癌要点:戒烟、远离二手烟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年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吸烟是目前医学界可明确导致肺癌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肺癌死亡由吸烟所致,肺癌与吸烟强度(吸烟量)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按照病理分类,肺癌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小细胞肺癌约占15%—20%。数据显示,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过吸烟史的患者超过85%,而在确诊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过吸烟史的患者高达95%以上,成为导致小细胞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⑤
5、胃癌
防癌要点:幽门螺杆菌
根据《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仍达约50%。⑥据此推算,大概一半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也就是7亿。
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已经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致癌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仅约15%~20%会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⑦而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分餐,也不要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
6、肝癌
防癌要点:防肝炎、不喝酒
喝酒伤肝是和吸烟伤肺一样的被大众所熟知。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氧化为乙醛,后者具有肝毒性和致癌性,体内过量积聚会对肝脏造成严重危害。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多种慢性肝病,并且能够增强乙肝、丙肝病毒等诱发原发性肝癌的作用。⑧
7、肠癌
防癌要点:高膳食纤维、低脂饮食
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降低肠癌风险。匹兹堡大学研究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将20名非裔美国人和20名非洲当地农民的日常饮食对调发现,通过影响受试者肠道微生物群中与癌症风险有关的生物标志物,高膳食纤维、低脂饮食对结肠癌预防具有潜在作用。⑨
8、宫颈癌
防癌要点:接种HPV疫苗
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引起。根据致癌性的不同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年ICO中国HPV和相关疾病报告显示,中国女性约98%的宫颈癌由高危型HPV导致。而HPV疫苗是目前唯一一款能够预防癌症的疫苗。⑩
9、膀胱癌
防癌要点:多喝水、不憋尿
医院泌尿肿瘤科罗宏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不爱喝水,经常憋尿都与膀胱癌的发病息息相关。
因为饮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膀胱内尿液的浓度,对膀胱癌的发生有重要影响。饮水量少者排尿间隔时间必然延长,这就给细菌在膀胱内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患膀胱癌的可能性和尿液在膀胱中滞留的时间成正比。尿液中有一种可以致癌的化学物质,此种物质可侵害膀胱的黏膜,促使其癌变,憋尿会延长致癌物质对膀胱的作用,有憋尿习惯者,患膀胱癌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高出3~5倍。?
10、黑色素瘤
防癌要点:观察黑痣变化
中国人黑色素瘤好发在四指远端,比如脚趾、脚底板、脚踝、手指等。大部分患者都有"点痣"的经历。
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副主任医师连斌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存在恶变风险的“痣”建议完整切除,再送检,而非激光、冷冻,更不应“点”掉。那怎么判断痣有风险?主要看以下五点:?
1.不对称:痣的外观出现不对称的变化,肉眼可见分支等。
2.边界不规则:皮肤良性痣的边缘整齐、圆润,黑色素瘤的边缘常常凹凸不平。
3.颜色多样化:良性痣通常为单色,而黑色素瘤主要表现为污浊的黑色,也可有褐色、棕色甚至白色等多种不同颜色,且深浅不一、混在一起。
4.直径6毫米:黑色素瘤通常比普通痣要大,通常直径大于6毫米,这种情况就要观察是否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而直径大于1厘米的色素痣,最好做切除加活检。
5.皮损渐进性隆起:一些早期的黑色素瘤,会随着时间的增长不断地演变,比如在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发生改变,通常整个瘤体会有轻微的逐渐隆起。
此外,除了观察痣的变化,还需要做好日常防晒,紫外线照射过多也是黑痣癌变的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目的在于分享信息。部分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医院长期坐诊专家简介:
张清君: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五临床学院业务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内科学教授。接诊时间:每周周日。
贾良:医院业务副院长,河南省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理事,河南省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乔庆东: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乔庆东及专家团队长期在城关乡卫生院坐诊。接诊时间:每周二、四、六
朱成勤: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新乡医学院兼职教授。接诊时间:每周周四。
李钊:医院副主任医师,河南省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大学本科毕业,从事骨科、疼痛科工作20余年,医院、医院、省直三院进修学习。接诊时间:每周周日。
屈宏:主任医师。医院乳腺科主任,主任医师,新乡医学院教授,从事外科工作34年余,擅长乳腺癌的诊断,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炎,及乳腺头溢液等各种乳腺疾病的治疗。接诊时间:每周二。
孙艳霞: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医院乳腺科副主任,河南省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擅长乳腺癌的诊断个体化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手术,以及各种乳腺炎的诊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hl/10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