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mamma;breast)为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而女性于青春期后开始发育生长,妊娠和哺乳期的乳房有分泌活动。而雄性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男性)在婴儿时期就拥有乳腺等乳房组织,只是在婴儿时期的成长过程中,并不发育。
乳房是女性第二性征器官,女性乳房还是哺乳器官。乳房主要由结缔组织、脂肪组织、乳腺、大量血管和神经等组织构成。乳房的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一些变化。成年女性的乳房位于胸大肌上的浅筋膜中,上、下缘分别与第2肋和第6肋齐平。以下大体介绍构成乳房的主要组织。
乳腺组织:成年女性乳腺组织由15-20个乳腺叶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泌乳,还具显示女性特征的作用。乳腺叶由许多乳腺小叶构成,乳腺小叶含有很多腺泡。
脂肪组织:脂肪组织包裹整个乳腺组织(乳晕除外),脂肪组织层厚则乳房大,反之则小。
结缔组织:即连接胸部浅筋和胸肌筋膜的纤维束,起支撑的和固定乳房的作用。
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乳房含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和淋巴管的主要功能是供给养分和排除废物。神经与乳房皮肤的感觉器相连,感知外边刺激。
乳腺疾病是让女性痛苦不堪的乳腺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分为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癌五大类,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可能发生病变,随时导致生命危险。
一、乳腺炎
A、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一般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由于哺乳方法不当、乳汁流出不畅,乳腺导管堵塞等情况下最易发生乳汁淤积,造成细菌繁殖;或在乳头破裂、乳头畸形或乳头外伤的情况下,细菌可从乳头逆行进入乳房而扩散至乳腺,引起感染。
B、慢性乳腺炎:一是急性乳腺炎失治误治,如抗生素使用不当等;二是发病开始即是慢性炎症过程,多因排乳不畅乳汁淤积形成硬结。其特点是起病慢,病程长,不易痊愈,经久难消;乳房内可触及肿块,以肿块为主要表现,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有压痛感,可以与皮肤粘连,肿块不破溃,不易成脓也不易消散;乳房局部没有典型的红肿热痛现象,发热、寒颤、乏力等全身症状不明显。
二、乳腺增生
多发生于中年妇女,常在乳房内有多个大小不等而较硬的不规则结节,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患者常感乳房疼痛,月经前症状加重,是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临床上以乳腺肿块,疼痛及月经不调为特点。现代医学认为与内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失调有关。乳腺增生的早期症状:
1、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
2、乳头有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3、情绪不稳定:乳腺增生的症状表现有哪些?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4、乳房疼痛感: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肋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则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
5、乳房有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
检查方式:B超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该检查无放射性,安全性高,可多次重复检查,适合各年龄段女性,是孕期女性的首选检查方法。
三、乳腺纤维瘤
为乳房内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与体内雌激素过高有关,可发生在一侧或两侧乳房内,一般为单发性。肿块为卵圆形或圆形,表面光滑,质地中等硬度,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肿块易被推动。目前治疗多为手术治疗,但多不能被青年女性所接受,主要是手术虽切除了局部的肿瘤,体内的内分泌失调却并未得以纠正,故易复发,其次是给乳房上留下斑痕。
四、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是乳腺结构不良、炎症等原因导致乳腺腺叶或小叶导管上皮脱落或其他物质阻塞导管以后,腺叶的乳汁排出不畅,乳汁在乳内积存致使导管扩张形成囊肿。乳腺囊肿是乳房的一种良性的病变,多位于乳房中央、乳头周围,特别好发于乳头上方处,常有乳房炎症及乳房外伤史,致使大导管口阻塞。乳腺囊肿分为乳腺单纯型囊肿和乳汁淤积性囊肿这两大类。乳腺单纯型囊肿是乳腺细胞的分泌物滞留在导管内而形成的囊肿,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环、边界清楚,单发或者多发。乳汁淤积性囊肿是因乳腺导管阻塞,乳汁淤积而形成的囊肿,乳房局部伴随有红、肿、热、痛的症状。
五、乳腺癌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房内最多的恶性肿瘤,早期为无痛性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组织界限不清,不易被推动。早期无自觉症状,多数被患者无意中发现。乳癌肿块增大时,则与皮肤粘连,局部皮肤可凹陷,呈橘皮样。癌肿侵犯乳管时,可使乳头回缩。
男性乳腺癌是少见的恶性肿瘤,占男性全部癌肿的0.2%~1.5%,占乳腺癌的1%左右。从理论上说,乳癌的发生是由于乳房细胞内出现恶性肿瘤组织。男性也具备乳腺组织,所以同样也可能导致乳癌。只是由于生理结构的差异,女性罹患乳癌的几率远远大于男性。
乳房疾病的预防
乳房疾病多见于成年妇女,男性也可能患上乳癌,但机会会比女性少一百倍。熟悉自己的乳腺,就像熟悉自己的面部;乳腺新出现的变化,远比面部新出现的皱纹重要。那么,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对乳房进行自我检查和保健呢?专家建议,女性从20岁开始就应该每3年做一次正规的乳房检查,从40岁开始则需要每年检查一次。检查手段包括乳房X光片、核磁共振和超声波检查。此外,他建议从20岁开始,每月做一次自我检查。自我检查的方法主要是:首先目测:站在镜子前,双臂下垂,观察乳房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然后双臂上举,做同样的观察。若两侧乳房不对称,就应引起注意。接下来,双手置于胯骨上,用力使胸肌收缩,同时弯下腰,如果感觉乳房吃紧,那就可能有肿瘤。接下来躺卧进行触摸检查:在肩膀下垫一个枕头或毛巾,手臂伸直,使乳房组织充分伸展,用三根手指触摸整个乳房,连腋窝和锁骨附近也不能忽略,如果觉得有硬块或者厚度有变化,就应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除了自我检查,专家还提出,女性应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同时少喝酒,多吃水果、蔬菜、胡萝卜素及全麦食品,摄取足够的叶酸、维生素D和钙,少吃脂肪,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较少受解剖学、病人体质等因素的限制,不过放射治疗效果受着射线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用目前常用的放疗设施较难达到“完全杀灭”肿瘤的目的,效果较手术逊色。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不主张对可治愈的乳腺癌行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多用于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术之前或
后作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疗。近10余年来,较早的乳腺癌以局部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日益增多,疗效与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放射治疗在缩小手术范围中起了重要作用。
术前放射治疗:
(1)原发灶较大,估计直接手术有困难者。
(2)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明显增长者。
(3)原发灶有明显皮肤水肿,或胸肌粘连者。
(4)腋淋巴结较大或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者。
(5)应用术前化疗肿瘤退缩不理想的病例。
(6)争取手术切除的炎性乳腺癌患者。
术前放疗的应用方法:
术前放射应尽可能采用高能射线照射,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并发症。放射技术方面,目前多数采用常规分割,中等剂量。一般不用快速放射或超分割放射。放射结束后4~6周施行手术较为理想。
术后放射治疗:
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放射,曾经是乳腺癌治疗中争论最多的问题。近年来,较多作者承认术后放疗能够降低局部、区域性复发率。(1)单纯乳房切除术后。(2)根治术后病理报告有腋中群或腋上群淋(3)根治术后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占检查(4)病理证实乳内淋巴结转移的病例(5)原发灶位于乳房中央或内侧者作根治术复发、转移灶的放射治疗:乳腺癌术后复发是一个不良征兆,但并非毫无希望。适当的局部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照射方面,大野照射比小野照射疗效好,应当尽量采用大野照射。对于复发病例,应当使用放射、化疗综合治疗,尤其对于发展迅速的复发病例。如骨转移病人经放疗后疼痛可减轻或消失。对于有胸、腰椎转移的病人,放射可以防止或延迟截瘫的发生。
想了解更多关于放疗的知识,医院放疗科的或扫描下方的鐧界櫆椋庡尰闄㈡槅鏄庡摢瀹跺ソ鐢茬:閰稿乏姘т經娌欐槦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hl/94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