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认识乳腺增生?
病因病机: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乳房为阳明经脉之所过,乳头为厥阴之气所贯,因此本病发生主要与肝、胃、冲、任等经脉关系密切,其病因与七情郁结,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偏嗜,房劳过度等因素有关。
(1)肝气郁结:思虑忧愁,郁郁寡欢,隐事曲折,难以排遣。郁怒伤肝,木失条达,肝气所乘,肆虐侮土。脾为阴土,思虑伤脾,又被木克,以致运化失职,水湿内困,聚而成痰,痰气内结,凝滞成块。
(2)阴虚火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液,若因房劳过度,以致肾精虚怯,肝失所养,或因“年过四十,阴气自半”,或嗜食炙膊煎炒之品,或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火灼津液,炼聚成痰,阻塞乳络而致凝块。
(3)冲任失调:冲为血海,隶属于肝肾,任脉主一身之阴脉,若禀赋素弱,血海空虚,或恚怒伤肝,肝失条达,下扰血海,或因年老肾虚,任脉不固,以致冲任失调,经水循行紊乱,气血相乖,结于乳络而成乳癖。
(4)痰瘀凝滞:痰湿和瘀血通常为病理产物,但亦可反为致病因素。“痰挟瘀血遂成巢曩”,日深月久,气滞、血瘀、水湿、痰凝互相胶结,发为乳癖。
辨证治则
(1)肝郁气滞型:此型临床较为多见,常见于青春期或病程较短者。证见忧郁寡欢,心烦易躁,两侧乳房胀痛,可扪及肿块,其肿块常随情志波动而消长,每于经前乳头、乳房胀痛更甚,经后可有所缓解,兼有两胁胀闷,少气懒言,善叹息,暧气频作。舌质淡,苔薄白,脉来弦细。
(2)阴虚火旺型:此型患者多表现为形体消瘦,乳房肿块多个,胀痛且伴烧灼感,同时可见头晕耳鸣,午后潮热,精神不振,虚烦不寐,激动易怒,口干或口苦,经期紊乱,小便短少,大便干秘。舌质红,苔少,脉象细数。
(3)冲任失调型:此型多见于绝经期妇女。乳房胀痛或隐痛,乳房内结块大小及疼痛等症状常于经前明显加重,经后显著减轻。常伴面色少华,腰酸膝软,精神疲惫,夜寐不酣,月经紊乱,量少色淡,甚或经闭。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4)痰瘀凝滞型:病程较长,患者乳房结块经久难消,胀痛或刺痛,触之肿块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差。患者平时痰多,质粘稠,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经行量少,色黯,兼有血块,经行腹痛。舌质黯红或有瘀点,脉来细涩。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有哪些优势?
临床上乳腺增生女性患者逐年增多。中医认为,乳腺增生发病原因多与脏腑机能失调、气血失和有关,病变脏腑责之肝脾,尤其是脾土虚弱之人;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损伤脾土,而致脾土运化功能失常,聚湿为痰;或天生性格内向,情绪压抑,好生闷气;或性情急躁、动则易怒;或因七情所伤,忧思过度,而致肝失疏泄,郁而成痰等,均可导致痰湿结聚,气血凝滞而形成肿。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的优势如下:
(1)疗效确切,对质地中等或较软的增生肿块可以起到明显的缩小和消散的作用。中药的作用持续而稳定,周期治疗不易反弹,毒副作用小。
(2)调节内分泌,同时达到缓解症状和调节月经的目的。不少患者在应用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时发现,不但疼痛缓解,肿块缩小或消失,月经周期更规律,经色、经量也更正常。
(3)辨证用药,通过辨证用药,可以调节和治疗乳腺增生的一些兼症如头晕,口苦,潮热,便秘,失眠等。
(4)辨证治疗是关键。
目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成药较多,很多人照搬广告给自己买药吃。结果服药后有些人有效,有些人却感到更多的不适。这是为什么呢?
这因为中医将乳腺增生这个疾病分为气滞、痰凝、血瘀、冲任失调、气滞兼血瘀、气虚兼痰凝、肾虚兼痰凝等许多证型,不同证型的乳腺增生应当用不同的药物治疗。
这些证型的划分主要依据患者的舌象,脉象及患者的体质特征,一般不经中医乳腺专科医生是不能准确划分的,患者未经医师诊断就乱买药吃,可能会用行气破血的药物来治疗肾虚型的乳腺增生,导致不适。还有可能将乳腺癌误认为乳腺增生而耽误治疗。
因此,当你患乳腺疾病时最好请乳腺专科医师帮您检查和开药。
文章来源:网络,侵删
扫描鎷夎惃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鍖椾含鍘诲摢涓尰闄㈡不鐤楃櫧鐧滈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hl/94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