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简称“浆乳”是以一种较少见的无菌性样特殊类型乳腺良性病变,是以乳晕处集合管明显扩张、管周纤维化和大量炎性细胞、特别是浆细胞浸润为特征。此病是反复发作的疾病让人痛苦不堪,还会把女性的乳房破坏得千疮百孔。
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率较低,大约占同期乳腺良性疾病1.41%~5.36%。目前病因并不明确,学者普遍认为与两种情况有关:一种认为早期可能是厌氧菌感染造成,普通抗生素治疗无效。另一种认为可能开始即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手术中几乎均能发现导管扩张,扩张导管内有粉刺样或奶酪样填塞物。再就是此病难以与乳腺癌鉴别,易造成误诊误治,或被作为一般乳腺炎反复切开引流、伤口经久不愈、反复发作。该病属于乳腺良性疾病的疑难杂症。医学上也称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闭塞性乳腺炎、化学性乳腺炎、粉刺性乳腺炎等。
诱发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因
我院门诊统计,发现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多见于先天性乳头畸形、凹陷,或者曾经患有乳腺炎或者有乳房手术、外伤史,破坏了乳腺导管。她们基本都有相似的表现:30岁左右,不在哺乳期,突然出现的乳房肿块,伴有疼痛感,肿块发展很快,1-2周就长得比鸭蛋还要大,有的患者会出现表皮发红,甚至溃破流脓。
泌乳素是浆细胞性乳腺炎触发器
我院名誉院长杜玉堂教授从90年代末开始致力于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研究,他认为泌乳素可能是发病的触发器,并与哺乳障碍、饮食污染、避孕药或某些药物有关。
“据我们统计78%的患者有哺乳障碍,即排乳不畅,乳汁淤积。乳汁淤积是发病的物质基础,所以肉芽肿的病人总是那些年轻的经产妇以及孩子1-8岁的妈妈。哺乳障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乳头内陷、无奶或奶少、有奶不喂、母子生病,抱小孩的习惯等等。一旦受到钝性外伤,比如小孩子的撞击、性爱过程中的揉、压等粗暴动作,往往就很容易使污染或变质的乳汁外溢,从而激发自身免疫性炎症。”杜玉堂说,我们观察到浆细胞性乳腺炎总是好发于有哺乳障碍的那侧乳腺,尤其是小儿拒绝哺乳的那一侧。在乳癌发病危险因素中,这种情况称为“拒哺乳征”。看来在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中小儿决绝哺乳也是个危险信号。还有各种原因的泌乳素升高,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药物,达英35、毓婷等紧急避孕药,促排卵药也能诱发,可称之为药源性肉芽肿。
环境污染是诱发浆细胞性乳腺炎重要因素
杜玉堂表示,中医认为“乳汁乃饮食所化”,应该是吃什么东西产什么奶,饮食里有什么,奶里就有什么。现在滥用的激素、洗不净的农药残留、无处不在环境污染以及五花八门的添加剂等等,这些社会性的饮食污染,可能是近年来我国浆乳发病急剧增加的原因。我们统计南方人占65%,沿海发达城市的病人居多。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浆细胞性乳腺炎多见于地中海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而英美白种人很少发病,饮食环境的污染可能是重要因素之一。
文章来源整理自网络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jc/8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