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讲了如何预防哺乳期乳腺炎。可是,如果新手妈妈一不小心没注意,得了哺乳期乳腺炎,该怎么办?本期,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哺乳期乳腺炎的分型与治疗
专家
解读
中国哺乳期乳腺炎
诊治指南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及乳腺炎防治与促进母乳喂养学组
哺乳期乳腺炎:是在各种原因造成的乳汁淤积基础上,引发的乳腺炎症反应,伴有或不伴有细菌感染。
其发病病因和机制已经在上一期讲过了:复习链接
一、哺乳期乳腺炎的分型
01
乳汁淤积型
也就是民间常说的“挤奶了”,该期也是哺乳期乳腺炎的初期,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乳汁淤积、排出不畅,表现为乳房局部肿胀、疼痛,可触及有压痛的肿块或增厚区,形状为楔形或不规则状,皮肤无明显红肿,皮温可升高,一般无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比例均不高。
02
急性炎症型
发生“挤奶”后,如果没能及时疏通、排出乳汁,则细菌可能趁机入侵,发生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
(1)乳房局部红斑形成,伴或不伴皮温升高;
(2)全身炎性反应表现如寒战、头痛等流感样症状以及全身不适感;
(3)体温≥37.3℃,血常规的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升高或C反应蛋白升高。
急性炎症型按发生部位又分为两类:
外周型乳腺炎:炎症位于乳晕区以外区域
中央型乳腺炎:炎症全部或部分位于乳头乳晕区。易进展为乳腺脓肿,该型治疗困难,容易形成脓肿,需要特别重视。
典型的中央区乳腺炎,可见皮肤红肿(伴有乳头内陷,乳汁容易淤积)
03
乳腺脓肿
急性炎症型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恰当,则会发展为乳腺脓肿,病变部位皮肤红肿,可扪及肿块,可触及波动感,明显压痛。如果患者已使用抗生素治疗,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不明显,但病变部位可扪及肿块,可触及波动感,而且压痛多不重。若无波动感,行超声检查可诊断深部脓肿。
二、哺乳期乳腺炎治疗
治疗原则:保证充分休息,不中断母乳喂养,有效移出乳汁,合理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物,必要时适当补液。对于形成脓肿者,提倡微创治疗。
01
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局部水肿,有效排出淤积的乳汁,利于炎症的消散。
(1)乳房按摩:有效的乳房按摩可以排出淤积的乳汁,刺激泌乳反射,保持乳管通畅,减轻乳房肿胀。适用于任何情况引起的乳汁淤积及导管堵塞,尤其是积乳初期。但在乳房严重水肿时应避免局部直接按摩,应在该乳腺导管走行的其他无肿胀区域进行适当力度按摩。
医院科室行乳房按摩。不正规的或者暴力按摩反而会增加乳腺损伤,导致炎症扩散。
(2)吸乳器的使用:可以有效排出乳汁,但注意吸力不要过大,时间不可过长。对于已经水肿的乳头不适合使用。
(3)局部湿敷:25%硫酸镁、3%高渗盐水或者中药均可外敷,促进炎症消散。但不适用已经破损的皮肤。
(4)乳头皲裂及疼痛的处理:每次排乳后以母乳或羊脂膏外涂,并注意母乳喂养时的正确含接,羊脂膏能有效缓解乳头干燥疼痛,滋润肌肤。伴有乳头红肿者,可口服抗生素治疗3~5天,预防感染。
02
全身治疗
1、抗生素治疗:发病时症状较重,包括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如局部明显红肿、压痛,体温高于38.5℃,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L;乳头皲裂伴感染;症状轻微的乳腺炎,经保守疗法(有效移出乳汁与物理治疗)24~48小时之内没有改善,或是病情进展;乳汁培养明确存在致病菌,应使用抗生素。
关于抗生素的选择和是否需要停止给宝宝哺乳,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常在取得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前,推荐使用耐酶青霉素类(如苯唑西林钠)、头孢菌素一代(如头孢拉定)或头孢菌素二代(如头孢美唑),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时,建议使用大环内脂类(如红霉素)。
通常来说,青霉素类和大环内脂类不需要停止哺乳,但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是否需要停止哺乳,建议还是遵从您主治医师的意见。
(2)疼痛及发热的处理:推荐使用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发热推荐布洛芬口服及物理降温。
03
乳腺脓肿的处理
1.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冲洗术:目前的首选推荐。大多数情况下,超声引导下的穿刺引流可以代替外科切开引流,成功治愈乳腺脓肿,具有不留瘢痕、痛苦小、无需回乳的优点。
2.小切口置管冲洗引流术:对于脓腔大于3cm、腔内坏死组织多、脓液粘稠、分隔、穿刺冲洗困难、病人不能忍受多次穿刺冲洗治疗者。
3.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彻底、显效较快,但是往往留下明显的瘢痕,影响外观;术中难免切断乳管导致乳瘘;术后需要频繁更换引流条,切口愈合时间长,导致产妇因无法忍受痛苦而终止母乳喂养。只有脓肿已破溃或穿刺/置管引流失败后选择该方案,目前已不做治疗首选。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甲状腺外科,科内拥有飞利浦便携式超声诊断仪,避免了患者门诊排队的苦恼,大大缩短了就诊时间,并且对门诊及住院患者可以实时进行超声动态观察,利于疾病的观察和及时的处理,保证了医疗质量安全。
对于乳腺脓肿,我科现在多采用超声引导下乳腺脓肿穿刺术,对于特殊脓肿给予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术,极大降低了乳腺脓肿切开的机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缩短治病疗程。
病变穿刺:
脓液抽吸:
总之,哺乳期乳腺炎并不可怕。避免乳汁淤积是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如果不慎发生了乳腺炎,医院就诊,不可拖延。早期治疗效果更好,痛苦更小,要避免炎症进展,甚至脓肿形成。
作者:王崇杰
编辑:翟振国
往期回顾
、如何预防哺乳期乳腺炎?新妈妈要注意!、科普丨乳腺癌保乳手术知多少?、乳腺增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发现甲状腺结节怎么办?听医生这么说。。。、甲状腺癌患者的放射性碘治疗、乳腺结节的前世与今生、山东省第一台立体Tomo超高端数字乳腺X线摄影系统落户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妊娠期乳腺癌......该怎么办???、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现状、怀孕后却查出乳腺癌!山东33岁准妈妈手术成功,保住孩子又切掉肿瘤!
(声明: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了解更多健康资讯,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jc/97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