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福州种姿态·.05vol.07
FZ搭配声音收看更佳~很多福州人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道乐。来听一下莺姐的语音教学吧。你可曾留意过每个与你擦肩而过的人?每个渺小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包括今天这位主人公莺姐,她也有属于她的故事。花生浆,是大多数福州人的童年回忆,也是我小时候的奢侈品。夏天路过仓前闽江边,汗沁衣衫,闷热难耐。我看到卖花生浆的小摊便会停下脚步,顺理成章地要上一瓶来喝。或躲在榕树的绿荫下、或边走边喝。啜着冰冰甜甜的花生浆,感受一股寒流从口腔顺着喉咙滑进胃里。这时候的嘴巴便是一架制冷空调,呼出16℃的冷空气。记忆和味道总是互相交缠在一起,味道会带着你回到那个时间地点,回忆起当时的风和人,美食的美妙还在于它承载着许多人情与褪色泛黄的记忆。如今58岁的莺姐是个很爱笑的人,和她聊天她眼睛总是笑得眯成一条缝,嘴巴咧开时露出两排牙齿,能看到一颗已经发黑了。我坐在一张坐垫已经塌陷的藤椅上和她聊天,这张饱经风霜的藤椅看起来承受了许多岁月的“重担”。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这张椅子已经被城管没收了,莺姐说起这件事依然是笑嘻嘻:“城管来的时候我来不及收,他们把我的几张椅子都收走了。哈哈哈哈”这明明是一件挺难过的事情,但莺姐乐呵呵地就像在说发生在隔壁邻居身上的事一样。让我不由觉得这个女人有股很强的生命力,或者是她已经可以用第三人称视角看自己了。也许她没学过什么是第三人称视角,但她却拥有这种能力:对世情看淡看开,即使面前有很难的事情,也不担心,迈过去就是了。关关难过,关关过。莺姐说她的父亲以卖花生浆为生,童年的莺姐一放假就跟着父亲一起卖花生浆,当时一个玻璃杯售价4分钱。“我小时候就是这样推着一辆板车卖花生浆,哪里热闹,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去。”她把双手举到胸前,身体前倾地说。“你知道那种车子吗?板子是木头做的,推起来就走。哈哈哈哈哈。”莺姐说自己的时候总是笑声不断。等到莺姐到了可以打工的年龄就去了工厂做女工,青春期的莺姐也有她的爱情故事。她在工厂认识了住仓前的老公,两人相爱,结婚,生子一切顺理成章,没有电影里多么轰轰烈烈的情节,她的爱情真谛是平常。在工作中她是个“不安守本分”的人。她不喜欢工厂的规则和限制,后来她辞去了工厂的工作,每天在仓前卖花生浆。我说:“你这也是自由职业啊。”如此一卖便是40多年的时光。曾经站在父亲腰旁推车的莺姐,如今她已经是两个小孩的外婆了。??仓前一代除了来往的居民,还有好多学校,学生和老师也是她的主力客户。莺姐说过去那些学生经常会特地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来买她的花生浆,把花生浆介绍给他生命中的人,这样传承着福州的传统特色。后来仓前被拆了,她被安置在更远的地方。但是她依然骑车来仓前卖花生浆,四散的街坊邻居也以她的摊位为据点,每天来找她聊天。开心的时候挺美好的,但是现实中她依然担心城管来赶她走。我陷入了一个思考,福州的特色传统需要我们来保护,有没有机会腾出一个空间来,安置这些流落街头正在消失的传统呢?让他们有保障,食品更安全卫生,也让更多人了解福州的传统文化。///
∥店铺信息∥
??莺姐花生浆??仓前路靠江这边?12点左右不定时间出现,卖完回家。夏天晚上也有营业。??人均:¥5-END-摄影:林君君文字:林君君设计:林君君排版:林君君校对:林君君
(一个人顾不过来太多了,如有错字望请担待)
我是好(hào)吃的林君君,一位人间观察员。扫街路上美食并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wh/100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