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不是细菌感染所致,是乳腺的一种非细菌性炎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炎,因其炎症周围组织里有大量浆细胞浸润而得其名。临床以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块、乳晕旁脓肿及瘘管形成为主,因其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粉渣样物质排出,故中医称为“粉刺性乳痈”。
病因
大乳管阻塞导致乳管引流不畅:引起乳管堵塞的原因主要有乳头发育不良,炎症、外伤及乳晕区手术等累及乳管,另外可能还与自身免疫和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
乳管周围炎症:乳晕下导管扭曲、变形、阻塞,引起导管扩张,导管内的脂肪性物质堆积、外溢,乳管壁破损,引起导管周围的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导致大量浆细胞浸润。
细菌逆行感染:乳管通而不畅可继发细菌感染,病程从无菌性炎症转化为化脓性炎症。病变初期可仅为局部红肿,后可形成脓肿,慢性反复发作后可形成窦道。
临床表现
在常形成肿块,肿块的边缘不整齐,表面不光滑,肿块多在乳晕附近,受累的导管扩张,可引起乳头溢液,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棕黄色或血色,常伴有臭味。细胞涂片可见大量浆细胞,有部分病例有几个月后肿块逐渐消失,有的可反复发作。晚期肿块发生软化,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流出混有粉渣样脓汁,并造成乳晕部瘘管,病灶还可多处发生,形成多个瘘管,甚至彼此相通,乳房千疮百孔。
临床特点
1.多发生于30-40岁非哺乳期女性,可见于未婚未哺乳的女性,也可以见于男性。
2.多数患者伴有乳头的畸形或乳管扩张。
3.乳晕旁瘘管或肿块反复发作,长久不愈。
4.严重破坏乳房外观——多次切开、破溃,多处瘢痕,乳头扭曲,乳房变形。如果病变多发,反复不彻底的手术,乳房毁形更加严重。
明确诊断
浆细胞性乳腺炎可以通过钼靶、超声、CT、纤维乳管镜等辅助检查来诊断,但目前以病理学检查为标准。早期病理表现为乳腺导管不同程度的扩张,含脂质的分泌物聚集于管腔内,伴淋巴细胞浸润。脓肿时有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后期病变表现为导管壁增厚、纤维化,导管周围出现小灶性脂肪坏死,伴有以浆细胞为主的大量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治疗
对于浆细胞性乳腺炎,既不提倡单纯西医手术治疗,也不可一味保守,加重病情,应充分发挥中医、西医各自的优势,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中西医结合三位一体平衡体系—有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直击病灶
所以对于治疗浆细胞乳腺炎,我院乳腺专科采用“中西医结合三位一体平衡治疗体系”该体系具备全面调节性激素平衡、减轻疼痛、疏通乳腺导管、消除病理性增生、活血化瘀等确切疗效。该体系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中药渗透、物理微波或内服外敷法,运用美国光电离子乳腺治疗仪,精确锁定病灶,在红外线照射、药物离子导入、电脉冲刺激等作用下,可以消除乳腺病变组织,并对全身机能进行全面调理,达到标本兼治。治疗当天,患者乳腺的疼痛、溢液、肿胀、红热等症状明显减轻;治疗3~7天后,病症明显消除,内分泌-性激素等六项指标可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巩固治疗一疗程后,疾病情况达到临床治愈,没有复发迹象。
赞赏
长按青少年白癜风的危害青少年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wh/96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