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侵入乳腺组织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而引起。临床上其初期多为乳汁淤积期,表现为乳房疼痛,有结块或无结块,乳汁排泄不畅,皮肤不热或微热,皮色不红或微红,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口渴、胸闷纳呆、大便干结。目前,现代医学主要治疗原则为抗感染,而祖国医学的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分外治和内治两大类,疗效显著,且对哺乳影响较小。
祖国医学将急性乳腺炎称之为“乳痈”,最早见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在分期和病因上,中医学与现代医学认识基本一致;但在治疗方面,中医治疗乳痛初期遵循“以通为用、从通论治、以通为主”的原则,临床方法十分丰富,分内治和外治,内治以《医宗金鉴》经典方“瓜萎牛蒡汤”最为常用,同时也有外敷、外洗和针灸推拿等疗效确切的外治法。《丹溪心法》曰“于初起之时,便需忍痛揉令稍软,吮令汁出,自可消散,失此不治,必成痈疽气。”可见中医学应用推拿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历史悠久。
周敏教授认为急性乳腺炎发病往往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乳汁失于疏导所致,早期表现为局部结块、红肿热痛,如果失治误治,易致化脓,甚至形成乳漏等,而早用、过用清热解毒药物或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又常会形成慢性迁延性的炎症,因此早期治疗应以疏导为主,以通为用,以消为贵,使邪有出路。周敏教授提出采取“摩与药俱”的方法治疗初期急性乳腺炎,所谓“摩与药俱”乃药物治疗与手法治疗配合运用,共同治疗。
乳汁排泄不通,淤积于乳房是急性乳腺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因为乳汁淤积,易导致细菌的繁殖,气血相搏,热胜肉腐而化脓。在乳痈初期以揉散法施治,则能使乳络通畅,乳汁正常排泄,则结块消,疾病趋愈,有效遏止疾病的进展。
药物治疗方面,周敏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以通为用,以消为贵”为治疗原则,在中药经典方“瓜蒌牛蒡汤”的基础上改良创新,以瓜蒌、柴胡等宽胸散结、疏肝理气,调节乳汁排泄,自拟“通乳方”运用于临床,配合揉散手法疏通乳房,对初期急性乳腺炎收效显著,目前“通乳方”已申请发明专利。
此外,周敏教授认为情志抑郁,肝气郁结亦是急性乳腺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丹溪心法》有云“乳子之母,不知调养,怒忿所逆,郁闷所遏……故热胜而化脓”。指出郁闷忧思易阻遏气机,而致乳络不通、气血不畅而积热化痈。因此,产妇在哺乳期间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有节,定时排空乳房,对急性乳腺炎的预防也有一定的作用。
(编辑:李可心)
…………………………………………………………………
医院皮肤科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yf/9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