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院外四科(乳腺外科)门诊中,以乳头溢液为首要症状就诊的占乳腺疾病的%~14%,发生率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房疼痛。乳头溢液多发生于乳腺增生症、导管内乳头状瘤、乳房炎症、乳腺导管扩张症或乳腺癌,血性乳头溢液常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以往,对于此类患者,我们的检查仅限于乳管造影,该项检查为静态图片,敏感度及特异性均较差。
为了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水平,乳腺外科于年引进了纤维乳管镜技术,取代乳管造影,成为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首选手段,目前已进行此项技术检查余例。
下面,我们来仔细说一下此项检查技术的适应范围及优势:
一、适应范围:
1.各种乳头溢液,尤其是乳头血性溢液、黄色溢液的患者,乳管内肿瘤性病变的发生率约为%-50%,另外白色溢液的患者亦有不少病例为乳管内肿物所致,均需要乳管镜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
2.伴有乳头溢液的乳晕区肿物,此区域的肿物多数为乳管内肿瘤或纤维腺瘤,与乳管关系密切,通过乳管镜检查可以明确病变乳管,从而指导手术准确切除肿物及病变乳管,减少术后的局部复发机会。
.乳晕周围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浆细胞性乳腺炎是因为乳管近端塞,乳管内分泌物、脱落细胞、炎症细胞堆集,从而造成了乳腺的急、慢性炎症。乳管镜可以灌洗、收集乳管内的脱落细胞,行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同时亦可以冲洗、疏通病变乳管,达到引流的目的。此外,若炎症比较局限,亦可在乳管镜下明确病变乳管,手术切除病变乳管及局部瘢痕组织。
4.乳痛症是乳腺增生的一种类型,部分原因是近端乳管堵塞,使远端乳管排泄不畅、扭曲所致,行乳管镜下乳管灌洗、疏通乳管,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可达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5.对积乳囊肿患者,疏通乳管后可改善症状。
二、优势:
1.正常情况下,属于无创检查。
2.能够在直视状况下作检查,可以作为临床确诊的依据,使以乳头溢液为表现而未扪及肿块的乳腺病患者的手术指征明确化,使仅患有导管扩张等症状的患者免除了手术;同时,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提供了三维的手术定位,明确了手术的部位和范围,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缩小了手术的范围。例如,可正确确定乳管内癌病灶距乳头的距离。
4.借助乳管镜器械通道,使得一些手术和检查器械能直接进入乳管腔内,例如可利用细胞刷刷取病灶部位细胞(不再通过吸取腔内液体获取细胞样本)作细胞学检查,利用器械(如网篮)摘取单发性良性刺状瘤,完成一些局部的手术。
5.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乳管镜将为应用激光技术直接摘除乳管内肿瘤开创有利的条件。
总之,这项技术的开展,填补了我市该技术领域的空白,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是广大乳腺疾病患者的福音。
乳管镜检查
检查图片:
正常乳管
乳管炎
乳管内占位
外四科简介
1.历史沿革
外四科前身是肿瘤外科,我院肿瘤学组成立于年,年单独成立肿瘤外科,由于业务发展需要,年肿瘤外科划分为一病区及二病区,肿瘤外科二病区由胡大为担任科室主任,业务范围包括肿瘤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及肿瘤介入中心。医院专业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年更名为外四科,主要诊治方向为乳腺疾病及肿瘤介入。我科经过0余年的发展,现已经成为承德地区唯一一家以乳腺疾病诊治为特色的专业科室。本学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先后获得承德市乳腺疾病研究中心、医院重点发展学科、河北省重点培育学科的荣誉称号。并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开展合作及学术交流。医院培养进修医生。胡大为主任作为学科带头人年争创了承德地区第一个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即肿瘤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为我院1年能够顺利被授予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基地做出了突出贡献。至今该硕士点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名,在读硕士研究生65名,我们科室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20余名,在读硕士研究生6名。我科也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已经培养进修及规培医生0余名。承担着大量留学生、本科生、专科生等的外科学教学任务。同时,我们科室多年来以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作为依托,结合临床进行了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项、获得市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五项,获得市厅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8篇。我们始终坚持科技兴科的理念,以开展多项新的诊疗技术作为科室发展的动力,我们一直追踪掌握国内外肿瘤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并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将先进的医学理念运用到临床的日常工作当中,全科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已跻身于国内先进行列。我科全体医护人员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诚信服务,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竭诚为广大群众的健康服务,愿健康与幸福永远与您相伴。
我们的宗旨是:开拓进取,严谨求实,战胜病魔,呵护生命。
2.科室建设与人才梯队:
科室开放病床56张,本科室拥有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疗队伍,平均年接诊患者00余人次,年住院患者0余人次,年手术余例。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7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治医师人,主管护师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人。本科室诊疗技术与国际接轨,先后开展了乳腺癌规范化治疗、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乳腺癌术前诊断、乳房再造、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乳腺纤维导管镜等国际先进技术。
.诊疗范围:
腺体外科:乳腺、脾脏、胰腺及肝脏的各种良、恶性肿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重点开展乳腺癌规范化治疗,包括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根治术后一期乳房再造术,开展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手术,乳管镜检查等技术。
肿瘤介入治疗:我科为本地区唯一的肿瘤介入治疗专科,自年率先在本地区开展该项诊疗技术,已成功开展肝癌、肝巨大血管瘤、胰腺癌、胃癌、肾癌、盆腔肿瘤以及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至今已开展各类肿瘤介入治疗术二千多例,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腹膜后肿瘤治疗:手术及综合治疗腹膜后肿瘤。包括腹膜后脂肪肉瘤、淋巴肉瘤及平滑肌肉瘤等。
化疗:采用国际最先进,疗效最佳,毒副作用最小的联合化疗方案,依据病情需要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术中或术后系统化疗,开展个体化治疗及靶向治疗,明显降低肿瘤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另外还同时开展胸腔、腹腔灌注化疗及动脉灌注化疗,均取得良好的疗效。
同时开展脾肿瘤切除术,胰头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均取得良好的疗效。
4.科室特色:
乳腺癌的保乳手术及根治术后一期乳房再造术:对早期乳癌采用在根治基础上行保乳手术,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和化疗,具有与传统根治术同样的远期疗效;对一些不能保乳的乳癌根治术后,行一期乳房再造;应用乳腺旋切刀开展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手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增加了术后的美观功能,使众多女性受益。
前哨淋巴结检测:前哨淋巴结是最早接受肿瘤区域淋巴引流的第一站淋巴结,如果前哨淋巴结未被癌侵及,则其他淋巴结就可以基本判定没有淋巴结转移,则不必进行创伤巨大的腋窝淋巴结清扫,腋窝从而得以保留(保腋窝),进而避免了由清扫引起的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而有的并发症是可以持续终生不可恢复的:如淋巴漏、上肢肿痛、腋窝麻木感,幻痛感,上肢活动障碍、神经损伤等。对于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以避免75%以上的早期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手术,从而避免了早期病人在传统方法上一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所产生的并发症,避免了一部分患者因腋窝解剖结构破坏而造成的上肢淋巴水肿,缩小了手术范围,减少了手术创作,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没有增加腋窝的局部复发率及患者死亡率——这说明该技术是安全的,目前也没有发现其他的不良后果。该技术大大提高了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乳管镜检查:通过乳管镜可以直视观察溢液乳管,是目前针对乳头溢液最有效影像检查方法。该技术相对传统检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正常情况下,属于无创检查手术。能够在直观状况下做检查,可以作为临床确诊的依据。使仅患有导管扩张等非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免除手术等过度治疗。提供了三维的手术定位,明确了手术的部位和范围,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缩小了手术的范围。乳管镜能够更准确判断病变与乳头的距离和病变乳管的走行,为保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乳腺肿物微创旋切系统,主要用于在彩色超声引导下,经皮肤小切口对乳腺良性肿物进行切除,该术式特点如下:精确定位,适应症更广:以往只能依靠乳腺彩超及钼靶才能发现,而临床触诊阴性的肿瘤,乳腺旋切刀可在彩超定位下对其准确切除。切口微小,美容效果好:微创手术切口只有2-5毫米,无须缝合、不留疤痕;并且对于乳腺深部肿物及肥胖患者,优势尤为明显。诊断更准确:对可疑病灶的活检可取得大而连续的标本,一次穿刺所取样本量为传统空心粗针的8倍,也可对可疑病灶进行活检,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感染率低,更经济:常规手术切口应用电凝止血容易引起脂肪液化,手术缝线作为异物存留于切口中,均易引起切口感染和愈合不良;该手术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小,无异物残留,感染率更低。手术快速,方便: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单个肿物10-0分钟,术后即可自由活动。
介入治疗:此项技术具有创伤小、费用低、疗效高的特点,局麻下即可完成,但疗效可与手术媲美,特别是对于一些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或切除困难的患者,先行介入治疗使肿瘤不同程度缩小后为再次手术创造了机会,对介入术后仍不能切除的肿瘤可重复介入治疗,可长期控制肿瘤的生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另外,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可达到与外科手术切除脾脏同等效果,可称之为“内科切脾”,其最大优点是不损害患者的免疫功能。
输液港技术:主要用于失去手术机会的肿瘤患者采用皮下埋置化疗泵,进行序惯化疗,用于治疗晚期肝癌,胰腺癌及盆腔肿瘤等,可长期控制肿瘤生长,疗效可靠。
5.专家简介:
胡大为:医院外四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从事普外、肿瘤外科专业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肿瘤学有较深的造诣,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破格晋升为教授。曾参加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科研课题,作为主研人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获市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获市厅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项。在国内各种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40余篇论著发表在国家核心刊物及国外医学杂志上,多篇被SCI收录。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并多次大会发言,9年在日本大阪国际肿瘤学术会上大会发言“AprospectiverandomizedcontrolledstudyofTACEandTAICEtreatingmid-advancehepatocellularcarcinoma”受到国际业内专家广泛好评,开创了我院在国际会议上发言的先河。年荣获承德市改革开放二十年优秀大学毕业生贡献奖;2年被评为承德市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4年评为承德市首届科技十大杰出青年;4年获首届承德市医药卫生科技青年杰出贡献奖;6年被评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年被评为承德市优秀科技工作者;7年荣获“金龙杯”振兴承德贡献奖。作为我院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导师,自年开始,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20余名,现正在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学会兼职情况:中国医药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河北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急救医学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抗癌协会胃癌、肝癌、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医学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学组副组长;河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承德市抗癌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承德市医学会肿瘤学专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承德市医师学会肿瘤学专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医学杂志编委;河北省高级技术职称晋升评审大评委,河北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河北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
专业特长: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介入治疗、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方法,综合诊治甲状腺、乳腺、胃肠道等部位的肿瘤。掌握内窥镜诊治技术和肿瘤介入治疗技术,熟练完成胃癌根治术(包括D4)、结直肠癌根治术、乳癌根治术、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半肝切除术、胰头癌切除术等各类高难手术。对胃癌、乳癌、甲状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治愈率匀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4年来,医院的发展,先后开展并掌握了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管镜检查等技术,填补了我市多项空白,并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马立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承德医学院临床医学系,9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河北省医学会肿瘤分会胃癌委员会青年委员,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长期从事肿瘤专业,对乳腺增生症、乳腺肿瘤、胰腺、脾脏及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王助新:副主任医师,承德市医学会医师学会肿瘤专科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从事普瘤专业工作20余年,对乳腺、胰腺、脾脏及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手术和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孟庆来: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承德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承德市医学会医师学会肿瘤专科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10余篇。
对乳腺癌的诊治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开展各种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王立平:司法鉴定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毕业于承德医学院临床医学系,4年获得河北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曾获得承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发表论文20余篇。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在乳腺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6.专家出诊时间:
本部
胡大为周一全天
马立辉周二全天
王助新周三全天
孟庆来周四全天
王立平周五全天
南区:
马立辉周一全天
胡大为周二全天
孟庆来周三全天
王助新周四全天
7.科室领导:
科主任:胡大为
副主任:马立辉
护士长:史丽民
8.联系
门诊本部:()
微创手术室:南区:
病区医生办公室()
护士站()
北京中科医院丹芪胶囊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yy/9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