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伯华
葫芦娃:蔡国英
葫芦娃说: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为“外吹乳痈”,病者常求以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停止哺乳,有形成乳房结块不消之虞。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乳汁郁积、肝郁胃热而成,顾氏外科治疗早期乳痈多以疏散通络为主,我于临床运用此法,同时配合正确的手法排乳,每可使早期乳痈消散无形。
顾伯华简介:-自幼随父顾筱岩习医,是沪上顾氏外科第三代传承者和发展者,现代中医外科学的奠基人。对疮疡、皮肤病、肛门病、乳腺病、血管病及急腹症等皆有所长。医院的建院元老之一,他培养的一大批学术传人,确立了顾氏外科在现代中医外科学术界的领军地位。
原文:
外吹乳痈论治以通法为主,通者,疏表邪以通卫气。通乳络以去积乳。和营血以散瘀滞,通腑实以泄胃热,此皆通也。夫乳痈一症,临床以产后外吹乳痈为多见。本症之成,外由产后哺乳,乳头破损,风举之邪入络,内由厥阴之气不行,阳明胃热蕴蒸。不论内因、外因,都可引起乳汁郁积、乳窍闭塞,乳络失宣。乳汁郁结是乳痈发生的重要机制。因此,“通法”在乳痈论治中十分重要。现今论治乳痈,多取瓜蒌牛蒡汤。实则应用本方只能领会其意,而不能拘泥其迹。盖此方清热寒有余,疏散通络不足。乳痛初起,若过用寒凉,多致气血凝滞,每有消而不消,成而不成,痈肿结块经久不消,迁延日久。
我家论治早期乳痈,多以疏散通络为主。取用柴胡、紫苏梗疏散卫气;丝瓜络、路路通、漏芦疏通乳络,鹿角霜温散行血消肿,皆寓意于通,通则热退肿消痛止。不通势必郁久化热酿成脓,“通法”应用及时,每能消散于无形。常见产妇乳汁分泌较多,婴儿不能吮净,乳汁郁滞结块。此时有些产妇擅自中止哺乳,我认为在此阶段回乳,非但影响对乳儿的喂养,且更会加重乳汁郁结,不利于乳痈的消退吸收。急性乳腺炎患者是需要中断哺乳,还是可以继续哺乳,我的看法是:只要乳汁色白无腥味,可以不必中断哺乳,这不但不会危及婴儿的健康,且有助于乳络通畅,肿块消退。
在临床上。我还经常遇到外吹乳痈病者,前因用了过多的抗生索,而成迁延性乳腺炎。乳房结块经久不消,此乃乳汁乳滞互结,阻于络道而致。治法当以和营佐以行气通络。和营活血我习用当归、赤芍、丹参、益母草,甚者尚可加入三棱、莪术破瘀散结。结块可用消坚散结。
乳腺炎也可发生在哺乳八九个月,中止哺乳阶段,出现乳房结块肿痛,甚则发热,化腐成脓。在此阶段,我主张一面取生山楂60g、生麦芽30g重用回乳,同时应用丝瓜络、路路通等通络药。回乳药和通络药合用,既有利于回乳,又有助于结散肿消。
在外吹乳痈中,要算传囊乳痈最为棘手,病者可以囊囊相传,十分痛苦。我体会产后正虚,邪毒亢盛,果然是传囊发病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乳痈酿脓期妄投回乳,或脓成未熟过早切开,以致乳络阻塞,营气不通,导致传囊之变的因素也不可忽视。对传囊乳痈病者,我主张在非酿脓阶段给予回乳,可以阻止传囊的继续演变。同时我体会,作乳痈切开术后,凡见寒热不退、疼痛不减者,便有传囊之虞,必须慎察,警省之。仍当重在疏散通络,力求消散。
{青葫芦青年中医培训中心,是一个由专业中医组织的在线沟通学习平台,致力中国中医传承,让更多青年中医专业人才得到有效的中医培训。包括中医名医在线培训学习,线下实践操作,中医培训,中医爱好者及受益人群验证分享等。}
青葫芦青年中医培训中心欢迎原创文章投稿:tougao
tcminsight.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白癜风专科治疗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yy/9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