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478875.html
导语
临床护理工作中,输液对于护士就是家常便饭,对于患者却是恢复健康的有效方法,所以一次安全的输液过程尤为重要,可是输完液看到下面的结果却让护患双方大跌眼镜。
病例1
患者,女,68岁,主因咳嗽咳痰一周来急诊治疗,医生经检查后,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开具医嘱:0.9%盐水ml+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支静脉点滴。
护士小李遵医嘱给予患者输液治疗,输上后小李便忙着给他人治疗去了,等到输毕拔针时才发现患者前臂清晰地一条红线,患者诉输液期间睡着了,没注意,虽未深究小李责任,但言语中流露出对小李的不满。
病例2
患者,男,55岁,主因头晕头疼,胸闷3小时来院治疗,医生排除急性脑血管心血管疾病后,给予患者改善供血营养心肌药物,医嘱:0.9%盐水ml+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4支静脉点滴。
患者要求找一个安静的床位,护士小王安排患者一个非常“隐蔽”的床位上,给予患者输液治疗,期间小王巡视,并未发现异常,等到患者要求拔针时发现“条索状红线”,患者自述因家中有事,自行调快输液速度,而且身体没有不适症状。
显然,上述两个临床案例中都发生了静脉炎,对于我们护士来说,静脉炎熟知,但不想常见。那么为什么发生静脉炎,发生静脉炎后怎样应对处理,如何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原因分析:
巡视不到位
护士小李输液后忙于其他患者的治疗,完全忘记巡视。护士小王倒是巡视了,却流于形式,没有认真观察患者输液的具体情况。
药物不熟悉
临床上一些特殊药物对于血管刺激性较大,输液速度掌控不好就会引起局部血管的炎症反应。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对于特殊药物没有特殊对待。
宣教不周全
只会输液,却没有言语交流,我们和机器有何区别,没有宣教会让患者不所错,对于输液期间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会让隐患铸成大错。
应对处理:
停止输液
更换生理盐水发生静脉炎后立即停止正在输注的液体,更换成生理盐水,报告医生及护士长,遵医嘱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
局部外敷
制动理疗局部外敷,可选用75%酒精进行湿敷、局部热敷;亦可应用硫酸镁、金黄膏、肝素钠等进行外敷[1],将患肢制动抬高,局部理疗,消除静脉炎引起的局部损伤。
安抚情绪
沉着应对发生静脉炎后安抚患者情绪,告知患者具体的处理方法,征得患者的同意,医护人员沉着应对,处理有条不紊。
换药替代
后期回访对于患者原有病症,尽量选择其他药物替代治疗,后期询问患者康复情况以及患肢的恢复情况,如不见好转,督促患者及时来院就医。
如何避免:
规范操作
规范输液流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特殊人群(高龄、婴幼儿),特殊药物(高渗液、含钾药、升压药、中药制剂等)应适当减慢输液速度。
巡视到位
对于繁重的护理工作,巡视期间更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yy/9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