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业务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强化业务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强化业务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发挥图书馆在建设文化大省的积极作用
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
(2OO三年三月2十四日)
同志们:
全省公共图书馆工作会议今天在风光娟秀的梅州山城开幕。首先我代表广东省文化厅对出席今天会议的全部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通过你们向多年来在图书馆岗位上艰苦努力,作出积极奉献的广大图书馆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劳!同时,代表全部与会同志向为开好这次会议创造了良好条件的梅州市文化部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点,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落实省委9届二次全会要求,围绕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强化科学管理和业务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增进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做出新的贡献。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1、4年来全省公共图书馆工作的扼要回顾
1999年省文化厅在东莞召开全省图书馆工作座谈会,4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共同奋斗,我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1)各级党政领导重视,加大了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
4年来,全省各级党政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提高了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领导。省委、省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1999年专门到省立中山图书馆视察,并对该馆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去年,省立中山图书馆九十周年馆庆,李长春、张德江同志分别发来贺信,高度评价该馆工作并寄与殷切的期望。2001年以来,省政府共投入700多万元专项资金,对省立中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计算机络和馆舍进行改造。去年,省立中山图书馆购书经费达882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大大改良了该馆的办馆条件和读书环境。
各级党政领导在国家文化部等9部委领导实行的知识工程、我省文化建设计划南粤美丽工程的推动下,把办好公共图书馆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和发展先进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许多市县明确了各级政府抓文化建设的,加大了对图书馆建设的投入。近年来,全省用于图书馆建设的各项投资达2亿多元。广州市政府投入200多万元对广州市馆进行络和数字化建设。深圳市各级财政投入百村书库建设的资金达1000多万元,该市图书馆的络和系统建设接入了100M宽带。广州市海珠区是全国文化先进模范区,该区图书馆1998年曾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区委、区政府为了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形势的要求,前年又在闹市中心重新选址,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有5000平方米馆舍的新图书馆,并添置、更新了一批器材和新书。汕头市图书馆主体工程完工多年,因经济不景气,迟迟不能投入使用,新一届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积极争取社会气力支持,目前已筹资4000多万元做内部装修,争取早日搬迁启用。
在完善馆舍建设的同时,各地还逐年增加购书经费的投入,据统计,去年广州市图书馆购书经费达802.9万元,深圳市图书馆购书经费1600多万元。地处山区,经济较困难的普宁市,当地政府近年来每一年投入20多万元购书,去年到达30万元。党政领导的重视,为各地图书馆开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图书馆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事业范围不断扩大
4年来,全省新建公共图书馆12所,扩建26所,至2002年底全省公共图书馆已发展到了131所。馆舍面积43.94万平方米,比1998年增加了7.64万平方米,增幅达17.4。文献总藏量2300.46万册(件),比1998年的2026.57万册,增加了273.89万册,增长13.5。至2002年,全省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人均0.3册。基层的图书馆事业发展较快,到目前为止,全省1868个乡镇文化站,建立图书馆(室)的有1828个。全省有80所公共图书馆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占全省县(区)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61.1,有50多个图书馆建立了多媒体阅览室。
珠江三角洲地区45个图书馆构成范围,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省立中山图书馆不断拓展业务,1999年12月援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图书馆开馆,而后相继在番禺祈福新村等建立了4个分馆。广州图书馆积极与城市小区联合建图书馆,目前已合作建立竹料镇、54488部队等14个联合图书馆。深圳市公共图书馆已发展到社区、乡村,全市有公共图书馆(室)276个,总藏书623万册,每一年接待读者近千万人次。其中,仅宝安区就建设了村级图书馆近120所。佛山、东莞、中山、顺德等市出现了一批藏书几万册的乡镇图书馆。南海市各乡镇文化站图书馆还运用了电子计算机管理。
山区由于实行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大力扶持山区文化建设,抓紧改变山区大众文化生活贫乏落后状态议案》,各级政府,特别是文化主管部门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图书馆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4年来,新建了梅县、蕉岭、清新、广宁、潮安等13所造型优美、风格独特、功能齐全的图书馆;扩建了始兴、连平、揭西等23所图书馆;省政府还为山区图书馆配置了书架1890个、阅览台590个,复印机59台。
与此同时,东西两翼图书馆建设也有新的进展。惠阳图书馆于去年落成使用。惠州等图书馆正在建设中。揭阳图书馆列入该市建设计划,部份资金已到位。阳江、电白等图书馆正在筹建当中。经济比较困难的茂名市,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在市中心计划出建设用地,分管文化的副市长林日娣,积极带领市文化局、图书馆的负责同志到北京、赴省城多方争取各级领导支持,筹集资金,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茂名图书馆新馆于今年2月隆重奠基。
(3)各级图书馆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主旨,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不断拓宽服务领域,采取多种形式的便民措施,以满足广大读者对图书馆日趋增长的需求。省立中山图书馆作出一年365日,每天开放的许诺,每天开放13.5小时,至晚上22时才闭馆,是全国开放时间最长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深圳市图书馆与梅林1村等3个社区启动了社区图书馆试点工作。由社区提供图书馆场地、装备,市文化局资助定阅经费,市馆与社区图书馆联,提供图书资源。社区居民除可以免费借阅社区图书馆内所有报刊资料外,还可以凭深圳图书馆读者证,通过社区图书馆借阅该馆各类藏书,深圳图书馆负责派专人送书上门,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借书和还书。
广州、珠海、佛山、深圳南山区等图书馆在用好书上下功夫,积极展开上读书活动,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有些馆还在站设立热门新书速递栏目和展开专题图书报导。江门、新会、东莞、中山市、佛山市禅城区等图书馆采取组建读者俱乐部、读者联谊会、读书会等情势展开读书活动,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广州和东莞市图书馆利用活动书车;清远、饶平等应用活动书箱送书刊到学校、基层。三水、梅州剑英图书馆等坚持到各镇去展开科技兴农活动,利用墟日进行摆摊设档,免费向广大农户派发农科资料。
每一年一度的图书服务宣传周活动在我省越办越好,由于内容充实,情势丰富多彩,吸引了广大大众。广州市从1998年开始,每一年由文化局统一组织市区各图书馆联合在城区的各个中心广场举行声势浩大的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每一年有100万人参与此项活动。2001年,省厅组织了6个获国家文化部、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优秀读书家庭的家庭代表到广州、佛山图书馆等地作巡回读书报告会,计有3000多人参加,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02年,全省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累计发放有效借书证96.76万个,比1998年的44.7万个增加了54.06万个;总流通3543.5万人次,比1998年增加了1686.6万人次,书刊外借1001.5万人次,比1998年增加了264.1万人次,书刊外借2858.6万册次,比1998年增加了1716.4万册次;为读者举行各种活动1334次。
(4)应用信息科技,服务手段不断更新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我省各级图书馆引入了很多科技服务手段。省立中山图书馆建立了广东省文献编目中心,实现了各市、县馆的远程联机编目和检索。络成员馆建立起一批有特点的全文数据库和书目型数据库,并通过络每天为社会提供24小时的电子信息服务。由省立中山图书馆承当建立的广东省数字图书馆(一期工程)自2002年1月投入运行以来,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用化的省级数字图书馆,目前已建立国内最大的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群,其中孙中山全文数据库、广州名人数据库、潮汕文献数据库、中文工具书检索系统等十多个特点数据库通过自动化络实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现资源共享,读者可以免费浏览全文资料。读书卡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浏览数字图书馆的藏书,一卡通的实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馆藏概念,使数字图书馆的资源进入千家万户。
1年来,广东省数字图书馆的藏书被下载19亿页,相当借出630多万册次,平儿童白癜风的原因均每天1.72万册次,是传统图书馆的十多倍。遭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把全省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5)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出现了一批敬业爱岗的优秀馆长
为了提高图书馆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省文化厅、省图书馆学会、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办公室与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和图书馆紧密配合,近年来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业务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2001年,省厅拜托省立中山图书馆组织市、县图书馆参加全国图书馆计算机技能大赛,采用上培训和集中面授的情势培训了300多名图书馆计算机人员。去年又举行了有60多人参加的全省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培训班,这是全国首次举行的电子阅览室管理培训。4年来,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办公室承当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两个图书馆学系在广州市开设的函授站,培养了本科毕业生100人,目前,在校的大专、本科和研究生班共有200人。省图书馆学会和省立中山图书馆继续办好电大图书馆教学班,4年来培养了142名大专毕业生、目前在校生45人。广东图书馆学会除编好《图书馆论坛》以外还到广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地组织展开学术活动,约请国内外图书馆专家作学术报告,组织课题研究、专业培训等,培养了一批素质较高的人材。
由于各级领导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关心爱惜和严格要求,虽然公共图书馆工作比较清贫,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全省各级图书馆还是构成了敬业爱岗、开拓进取、勤于奉献的良好风范。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如:省立中山图书馆2000年被文化部评为读者爱好的图书馆;2001年以来连续被省直机关工委评为广东省直属机关文明单位。佛山、东莞市图书馆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李昭淳爱馆如家,一心扑在图书馆事业建设上,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为该馆的改造工程和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连州市图书馆长李水生在旧图书馆被拆卖、新图书馆因故未建成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5年来,克服了许多困难,保证图书馆的正常开放。佛山的曹晓丽、高州的吴国强、新会的谭圣剑、榕城区林汉城等馆长勇于开辟,风格扎实,带领全馆同志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显著成效。
总体上看,4年来,我省图书馆建设不断发展,但也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1是全省图书馆建设发展不平衡,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与东西两翼和边远山区差距比较明显,目前,全省还有2个市县22个区还没有建立公共图书馆。2是图书馆经费投入不足。造成有些图书馆没钱购书,很多图书馆自动化络和数字化建设因缺少装备资金,计算机运用至今仍为空白。3是福利待遇不高,队伍不稳。有个别馆欠缺开拓进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服务效益、服务质量有待提高。4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不高,特别缺数字化建设人材。
2、今后工作意见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我省文化工作面临喜人的情势,省委9届二次全会提出了要建设文化大省的要求:努力使广东具有先进的文化设施、发达的文化产业、一流的文化精品、拔尖的文化人材、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繁华有序的文化市场、各具特色的城镇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生活,文化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增进作用明显增强。省委、省政府2月14日开过准备工作会议,决定今年国庆前后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对建设文化大省进行全面动员和出台几个重要文件。我省的文化工作已进入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公共图书馆工作正面临着时期变革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捉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奋发有为的思想,为建设文化大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作贡献
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给省立中山图书馆的贺信中指出: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发挥侧重要的作用。在坐的各位同志在图书馆工作多年,对办好图书馆的重要意义都十分清楚。在建设文化大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我们更加要建立图书馆工作的光荣感、感和紧迫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肯定成绩,重视问题,总结经验,为发展本地的文化事业有所作为。这次会议我们挑选了8个单位介绍经验,这些单位以他们特有的作为,在领导、大众中建立了很好的形象,图书馆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威望。但是,我省有些地方的图书馆长期以来习惯了依赖国家拨款,靠政府给政策或靠把图书馆业务用房出租,等、靠、要思想严重;工作没有新思路,没有文件等文件,有了文件等意见,有了意见等经验,上班期间过分的稳定安逸,必定养成惰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馆乃至与当地文化局的关系闹得很僵,履行上级任务就大打折扣,就很难谈得上有所作为。
我们广东正处在发展、振兴的关键时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时期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全省图书馆工作者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党的观念、国家的观念、人民的观念和历史的观念,本着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更加振奋和高昂向上的精神,努力首创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2)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图书馆事业建设
馆舍设施是图书馆办馆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省还有1县22个区没有图书馆建制,这与广东省经济发展极不协调。我们一定要在十五期间消灭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空白点,努力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县县有图书馆的目标,对完善图书馆设施建设,省厅结合贯彻落实国办发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点意见的通知》精神,对未到达国家要求的29个市县图书馆,报请省政府,参照落实省山区文化建设议案的做法,由省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拟用3―5年的时间,分类指点,消灭空白,逐渐完善。
图书是图书馆基本的物资条件,没有图书就没有读者,没有读者也就没有了社会效益。南粤美丽工程提出至2010年我省人均公共藏书要到达0.5册,目前,我们离这个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在制定建设文化大省实行纲领中,将列入相关内容,希望各级政府应保障必要的购书经费,迅速改变部份图书馆没购书、购书少状态。这方面的工作,要请大家一起来共同努力,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创造条件,以自己的作为,去争取图书馆的地位。你的图书馆办得好,社会效益突出,在当地有影响,政府就会感到值得加大投入;若你的图书馆门可罗雀无人问津,自然就无领导关照。不要以为图书馆是公益性事业,就可以躺着那里静候领导的恩赐,我们要领导重视,也要重视领导,要积极争取政府领导多了解我们的工作现状和存在困难,给予必要的重视和投入,同时要以本身的作为争取社会各界(包括华侨、港澳台同胞)对图书馆的支持,构成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惜图书馆事业建设。
(3)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图书馆的活力
一个图书馆办得好不好,服务质量很重要。每一个馆都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办出自己的特点,特别要通过新颖的读书活动和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来体现本身的价值。这方面,有很多图书馆近年来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既培养了人材,又增强了本身的发展能力。但是目前我们还有相当部份的图书馆办馆方式比较老套陈腐,大门打开,愿者上钩。10几个号人守着一堆旧书过日子。我们一定要完全破除重藏轻用的旧观念,努力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内向型向辐射型、由馆藏型向开放型的转变。要想办法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应用各种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情势和手段,增强图书馆的魅力和凝聚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才能使图书馆为建设文化大省、全面实现小康服务。
(4)加快推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同享的步伐
去年,根据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的通知》精神,省厅积极会同省财政厅,起草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广东省计划实施方案》,提出了实现l28计划,即实现1个省级分中心(省立中山图书馆)、20个以上市级基层中心(广州、深圳及各市级公共图书馆)、80个以上县、乡、街道和社区图书馆(室)、文化馆、文化站等基层点。《方案》经省委宣传部、省计委、省信息产业厅、省编办等有关部门的研究和图书馆专家的屡次论证,得到了国家中心的认可。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我省同享工程建设,去年12月,已批复要求尽快完善《方案》和抓紧实行,并同意安排经费1041万元。省文化厅、财政厅拟于四月份召开我省实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工作会议,启动我省同享工程省级分中心,其任务是引进国家中心提供的同享系统,继续推动广东省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到达100万种图书、1300万篇期刊论文、100万个大型数据库的范围,成为广东省文化信息资源的中心和关键。市级基层中心实现与省级中心和国家中心的联,展开特点资源库建设,为本市读者和基层中心提供信息服务。各市要尽快着手制定方案,在年内启动各基层中心。实行同享工程以公共图书馆为实行主体。它与基层文化设施点建设、图书馆络化、数字化建设紧密相干,互为增进。因此,各地要继续努力,与电信等有关部门合作,继续推动数字化建设,加快图书馆自动化信息络的建设步伐,推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同享。同时继续办好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并切实加强管理,发挥它的功能作用,最大限度为读者服务,成为图书馆文明的窗口。
(5)强化业务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人才队伍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人才队伍是实现图书馆建设目标的重要保证。目前,我省这方面比较薄弱,有的地级市图书馆竟没有一名图书馆的专业人才。省里在制定文化大省的发展纲领中,准备斟酌办1所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培养文化艺术、图书馆管理人才。并将有计划、有步骤地举行中、高级短时间培训班,培训计算机技术人员。同时也要求各级图书馆,要根据本馆实际,通过派员进修、对外引进等方式,培养实用人材,特别是要加强对新型信息服务人材的培养,使每一个馆都具有一批技术骨干和业务带头人,发挥骨干人材的示范性,把图书馆工作做得更好。
文化部今年将在全国展开第三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这次评估定级的工作很重要,我省一定要美满完成。这项工作,陈小明处长在会议小结时将作出具体的安排。让我们继续发扬成绩,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团结奋斗,为建设文化大省、为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