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症状为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病因多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浸入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一、奶牛乳房炎简介分为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卡他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二、奶牛乳房炎症状
(1)乳房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
(2)泌乳减少或停止。
(3)乳汁发生变化。
临床型乳房炎:为乳房间质、实质或间质实质组织的炎症。其特征是乳汁变性、乳房组织不同程度地呈现肿胀,温热和疼痛。根据病程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乳房炎。
隐性乳房炎:又称亚临床型乳房炎。为无临床症状表现的一种乳房炎。其特征是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异常,然而乳汁在理化性质、细菌学上已发生变化。具体表现pH值7.0以上,呈偏碱性;乳内有乳块、絮状物、纤维;氯化钠含量在0.14%以上,体细胞数在50万个/mL以上,细菌数和电导值增高。
慢性病例:由于乳腺组织呈渐进性炎症过程,泌乳腺泡较大范围遭受破坏,乳腺组织发生纤维化,常引起乳房萎缩和乳房硬结。
三、奶牛乳房炎病因
1、环境管理因素
环境条件如牛舍、牛床及运动场泥泞不堪,牛体及乳房周围积垢太多,卫生条件太差,气温过高(36℃以上)或过低(-5℃以下)等。挤奶条件不符合泌乳生理要求,如真空负压过高、过低,不适当的擦洗乳房和搭机挤奶。
2、病原体感染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从奶牛乳腺组织中分离出了种病原微生物,最常见的有23种,其中细菌14种,支原体2种,真菌和病毒7种。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近年来支原体、真菌引起的乳房炎发病率逐年上升。
3、牛自身因素
处于泌乳盛期或乳产量过高的奶牛,身体能量处于负平衡抵抗力,老龄牛、多胎次牛相对发病率高。
4、继发性因素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奶牛的焦虫病,也会成为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因素,而且治疗起来也非常困难。再有产后感染也可导致发生乳房炎。为此,对继发性乳房炎确诊后首先应治原发病。
四、奶牛乳房炎治疗
1、全身治疗
使用乳房炎治疗药物乳康50g~g/天,连用10天左右。严重乳房炎建议配合阿莫西林或林可霉素治疗。
2、干奶疗法
在干奶期起开始或终末使用乳安10~15g/天,连用7天,是预防乳房炎十分重要的措施之一。
3、辅助疗法
用30%硫酸镁高渗溶液湿敷,以利消肿;静脉注射大剂量的等渗液体,尤其是含葡萄糖和抗菌药物的液体;在乳房周围用冰敷,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五、奶牛乳房炎中医辩证分类施治
1、纤维素性乳房炎
感染主要指乳汁有絮状物,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支原体早期阶段。主要表现病牛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乳区肿胀,疼痛,坚实。乳汁中含有絮状物,条状物。治疗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首选药物是青霉素类药,用药时可配合中药清瘟败毒散,普济消毒散,乳康效果更好。链球菌性乳房炎可使用乳康配合恩诺沙星或者阿莫西林。支原体性乳房炎乳康可使用泰乐菌素。
2、化脓性乳房炎
化脓性放线菌引起干奶牛或夏季乳腺炎。感染多发生在干奶期,并因干奶牛处于脏湿泥泞的环境而增加。由于化脓性放线菌是乳牛皮肤常见菌,在夏季蝇蚊叮咬乳端发病,多发生于干奶2周后,且多在泥泞,潮湿环境中,发病率可达25%。主要表现一个或多个乳区浮肿,硬实,乳汁夹有脓液,后期变软,皮肤破溃,流脓。治疗时应注意环境卫生的改善,青霉素,头孢菌素对化脓性乳房炎是有效药物,配合乳安与乳康使用。
3、浆液性乳房炎
主要以乳房内浆液渗出为主要特征,多见于大肠杆菌感染、低血钙。出现乳房均匀肿胀,乳区水肿,无任何柔软空隙,不痛不热,呈水样乳汁。多发生于胎产次高或产奶量高的奶牛。临床上多伴有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等症状。治疗时应以消炎、利水、制止渗出为原则。常用药物:氟苯尼考溶液,恩诺沙星。中药可选用:毒立康(清瘟败毒散)、济安(普济消毒散)。
4、坏疽性乳房炎
临床上主要以乳汁中含有污秽不洁、味恶臭、色发绿的异物为特征。主要由坏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除乳汁含有异物外,还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乳房坏疽的皮肤冰冷、呈蓝黑色,释放特殊恶臭味。一般来说,预后不良。治疗时可选用林可霉素、阿莫西林,配合强心输液中药紫花地丁、郁金、黄连、穿山甲。配合外用玉红膏(甘草、紫草白蜡、当归、白芷、轻粉、白竭),可获得一定的疗效。
5、出血性乳房炎
指乳汁内含有大量红白球的炎症。多见于机械性损伤。临床上主要表现乳汁中夹有血丝、血块,其他症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粗暴挤奶,挤压或乳房封闭损伤乳腺内血管所致。治疗时可采用安络血或止血敏肌注止血,配合抗菌消炎药。可外敷白芨膏,口服止血素。
6、增生性乳房炎
以乳腺结缔组织增生,局部形成硬块为特征,主要因各类乳房炎迁延导致,尤其是支原体诱发乳房炎导致乳腺纤维化和乳腺细胞萎缩。治疗时主要以控制发展为主,难以完全治愈,用药可选用氟苯尼考、阿莫西林。中药山甲珠、皂刺、青皮、桃仁、瓜萎皮具有一定疗效。
7、病毒性乳房炎
大多数是继发感染,如牛痘病毒、疱疹病毒等,经由皮肤继发感染,治疗时使用济安(普济消毒散),毒立康(清瘟败毒散)有一定疗效。
8、真菌性乳房炎
主要指由曲霉菌引起的乳房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连续使用抗菌药,引起了真菌的二重感染导致乳房炎的发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隐性经过或乳房轻度炎症,质地呈面团状,经久不愈。治疗时可选用咪康唑,制霉菌素,碘制剂。
六、奶牛乳房炎预防
1、定期监测奶牛乳房健康状况
要及时了解牛群乳房健康状况,对乳中PH值偏高,氯化物含量超标、体细胞数偏高的奶牛采取九鼎乳安+乳旺进行防控。
2、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
饲喂的草料尽量不要过于单一,搭配要合理,饮用水必须清洁。有条件的地方,要让奶牛每天运动不少于4小时,增强奶牛体质。
3、保持奶牛圈舍环境及奶牛自身体表的卫生
牛舍要符合兽医卫生标准,具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定期消毒,圈舍内要经常打扫,防止粪尿的贮积及减少氨气等恶臭味。牛体表面要经常刷试、清洁,尽量减少环境中致病微生物,以降低乳房炎的感染几率。
4、保证挤奶卫生、坚持乳头药浴
挤奶前用聚维酮碘溶液清洗乳头和乳房,尽量坚持乳房按摩。减少一条毛巾擦遍所有奶牛乳头的现象。挤奶员提高卫生标准,坚持消毒后进行作业。另外挤奶机械定期彻底消毒,确保运转功能正常。
5、加强奶牛干乳期隐性乳房炎的防治
在奶牛干乳期,最后一次挤乳后向每一个乳区内注入适量的抗菌药物,乳安使用7天,可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同时要密切注意防止病原的传入,保持奶牛群的“封闭”状态,避免因奶牛的引进或出入带来新的传染源。
七、奶牛乳房炎治疗误区及纠正
辨别炎与非炎:炎症的特征是红、肿、热、痛、机能障碍,临床型乳房炎多具备这五大特征。然而当发生某些疾病时,仅表现乳房水肿、乳汁变化,但按乳房炎治疗时不能奏效。乳腺是特殊器官,并无红、肿、热、痛等表现,乳汁却呈絮状、片状或颗粒状变化,乳腺的分泌功能已发生改变。更常见有些头胎牛在产前成乳期未见异常,产后挤出的已是脓汁。这些情况易在诊疗中产生错误。
(1)乳房肿胀是多数临床型乳房炎的表现。然而当发生严重焦虫病时,乳房也会出现肿胀和乳汁呈牙膏样变化,但乳房及全身贫血,乳房无热无痛。此种情况须结合临床症状和血液检查确诊。
(2)当病原菌侵入乳腺初期,导致乳腺泡分泌功能受到损伤,或病原菌对乳汁浓缩作用时,可引起挤出的乳汁出现絮状、片状、颗粒样变化,证明病原菌已侵入乳腺。如果机体抵抗力强,可能乳汁自行变为正常;如果机体抵抗力低,病原菌繁殖,就会使乳腺呈现红肿热痛的临床型乳房炎。细心的挤奶工发现乳汁变化,便会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3)产后乳汁变为脓汁,主要是产前护理不当或失于观察。此种类型,在产前成乳期乳房胀大无大异常,但受感染的乳房较硬,乳头的变化相对缓慢或胀大。有些病例乳头局部呈紫红色变化,多数无疼痛反应。这种情况似乎与遗传因素有关,“母亲”有此病史,“女儿”也是敏感者。因此,对敏感个体产前搞好监护,对防治本病有一定作用。
1、奶牛体细胞在30万~40万范围,每头奶牛添加乳安15g~20g,乳旺10g~15g,添加乳安3~5天后显著降低奶牛体细胞数量,建议配合乳旺连用7~10天效果更佳;
2、奶牛隐性乳房炎,体细胞在40万~60万范围,每头奶牛添加乳安20g~30g,乳旺15g,添加乳安5~8天显著降低奶牛体细胞数量,建议配合乳旺使用连用8~10天效果更佳;
3、奶牛隐性乳房炎,体细胞在60万~80万范围,每头奶牛添加乳安30g~35g,乳旺15g,添加乳安5~8天显著降低奶牛体细胞数量,需要配合乳旺使用连用10~15天;
4、奶牛隐性乳房炎,体细胞在80万以上的范围,每头奶牛添加乳安35g~40g,乳旺20g,添加乳安7~10天显著降低奶牛体细胞数量,为保障效果需要配合乳旺连用15天左右;
5、奶牛显性乳房炎,奶牛体细胞数量万以上,乳安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配合乳康(乳房炎治疗药物)进行治疗,快速降低体细胞数量,治愈奶牛预防炎,防治奶牛乳房炎复发概率,乳康50~g/天,连用10~15天,乳安10~20g连用15天以上,乳安建议长期添加使用。
6、九鼎乳安防控用法用量指导:大群防控奶牛乳房炎,降低体细胞数量,增加泌乳量与蛋白含量,建议泌乳奶牛每天10~15g/头+乳旺g办精料斤,连用10~15天建议长期添加使用。
九鼎畜牧兽医:河南九鼎农牧集团打造“三个一工程”九鼎公司定位做无抗养殖的终生推动者:九鼎公司“三一”工程是指:“一块肉,健康人生”;“一枚蛋,圆满人生”;“一杯奶,幸福人生”。
服务热线1:(杭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zz/9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