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你早点归去,你说你不想归去…”
“风继续吹,不肯远离…”
昨晚听着“哥哥”的这首歌,
团长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我听出了一个标准吃货的执着!
默默低头看手表,已过凌晨12点~
这个钟数还冒着吹到面瘫的冷风出来的饿货,
想必也是为了这一口“头啖浆”吧!
团长昨晚已经带着饿货们到此地!
愕然发现,这里早早已经有大批顾客,
顶着凛冽的寒风+已闹饥荒的胃,
却依然锲而不舍地排队等着!
到底是什么何方豆浆,竟能让人如此疯狂?
万江新村这家店来历可不简单,
“店不是店,却比店更旺!”
为什么这么说?
这家店本身是一家腐竹的作坊,
因为制作腐竹时,豆浆的香气四溢,
引来了一众街坊的寻味而来~
(上图来源:铁山)
由于街坊诉求强烈,
后来老板尝试了卖点豆浆给街坊品尝,
结果收到大批街坊好评,一传十,十传百,
瞬间就火爆了整个朋友圈!
即便准时来到的团长,
也抵不过骑着“摩摩”的“新村仔”~
一开始是真想不到,这里竟有排号这回事!
在我来到时候,已经排到第6号了~
在等待之余,旁边的街坊告诉团长,
能排到6号已经很幸运了,稍微迟一点来的人,
排队1个小时,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火爆的程度真不是盖的!
走进里面,你会发现另一个世界!
两排仍烧着柴火的锅炉~
布满灰尘,黑不啦叽的风扇,
随便接的电灯,乱堆放的柴~
就是这么一个简陋得,
看似有点可怕的手工作坊,
却做出了刷爆我朋友圈的豆浆!
本想进作坊里多拍几张照片~
但是里面浓烟缭绕,能见度极低~
进去没几分钟,
就被呛得受不了,
赶紧跑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光看门面、设备,
对于它的历史,我心里还是有点逼数的~
这里依旧烧着柴火、
沿用清朝传下来的古法制作腐竹和豆浆,
而这里的豆浆并不是
我们平时喝到的豆浆,
是做腐竹的豆浆。
追着忙得停不下来的老师傅问了一下:
这是一间年就开始营业的作坊,
整整延续了三代人的老字号~
“没有以前累了,
以前要全人工手磨豆,
现在有磨豆机帮下忙,爽手了~”
但是滤浆、煮浆、揭竹…
这些还是少不了人工来做~
毕竟,这是制作豆浆和腐竹的关键!
原本休息片刻要抹抹汗的老师傅:
“收声!收声!再咁好嘈就快走!”
人多起来,难免会有少许吵杂~
饿货们到访的时候,
记得要调低自己的音量哦~
深夜会打扰到师傅们的邻居!
太大声的话会被师傅无情地赶走哦!
腐皮豆浆
已经凌晨一点多了,
终于等到老师傅把这层泡沫刮去~
即使时间已经很晚了,天气也不暖和,
依然有很多饿货慕名而来~
柴火对着铁锅持续进行加热,
刮去沸腾后产生出来的泡沫,
再把所有风扇开着,
令豆浆的表面迅速冷却,
就会看到表层的豆浆结成一层油质薄膜~
“头啖浆”诞生了!
但是“揭竹”这个工序相当讲技巧!
这个工序需时最长,
既考究“手势”,也讲求耐心,
一直要等到铁盘中的豆浆
全部结成腐竹膜为止!
然后用竹竿沿锅边缘刮出,
再在中间位置揭起!
有位迫不及待的饿货想揭起,
“行开!行开!唔好滚(不要搞)!”
“头啖浆”就是做腐竹的豆浆
结了第一层薄膜,然后腐皮和浆一起喝!
这么浓稠的豆浆饿货们有品尝过吗!
用东莞话来说,就是“T驼驼”~
秒杀外面的妖艳混水货的
“淡淼淼”豆浆哦!
我一口气买了十碗!
我要给家人、同事、好朋友都喝一下,
什么才是真正的豆浆!
我在拍的时候也要求不要加特技,
因为我要让饿货们看到,
我喝完之后是这个样子,
你们喝完之后也会是这个样子!
腐竹
腐竹,寓意“富足”~
其实这间手工作坊主要卖的是
腐竹、枝竹、甜竹…
带腐皮的豆浆只是在后来
街坊饿货们觉得别有风味而传了开去~
新村腐竹的制作工艺是
传承多年传统的手工“挑腐竹”!
这种技艺复杂而严谨,
令到新村腐竹比机械生产的腐竹
色泽更亮丽,豆味更浓郁,口感更加爽滑。
煨鸡蛋
精致的新村人,豆的每一部分都不放过!
连豆渣都能环保地重复利用!
用废弃的豆渣把鸡蛋包得严严实实~
煨出来的鸡蛋,
是!真!的!
特别浓的豆香味!
我这个最讨厌吃蛋黄的人,
都把慢慢豆香的蛋黄一口闷了~
曾经在那个年代辉煌一时,
现在看起来却不大值钱的手艺,
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后,
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制作腐竹的老师傅回忆,
当年新村近8成人家里都会制作腐竹,
多达几百家,但如今剩下的不到10家,
数量急剧减少~
希望这篇稿被饿货们看到后,
好好珍惜这门逐渐消失的传统手艺!毕竟在时代更迭的今天,还能吃上如此匠心的腐皮豆浆,实属不易啊!
万江新村豆浆
营业时间:00:00a.m.—6:00a.m
人均:豆浆5元/碗、煨鸡蛋1.5元/个
如何治了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的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zz/96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