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女性不易,当妈更是不易。一路经历了姨妈痛,分娩痛,以为胜利就在眼前。不巧,在哺乳期又得了乳腺炎,还得经历乳房痛......面对嗷嗷待哺的宝宝,承受着身心双重压力。
1
哺乳期乳腺炎是什么
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女性乳房疼痛,肿胀和发红的病症。在母乳喂养的前三个月最为常见。
哺乳期乳腺炎在哺乳期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2%至10%,其中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占万分之九。
既往有哺乳期乳腺炎病史的女性患乳腺炎的风险高于无既往史的女性。
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原因共有三个大方面:乳头原因、乳汁淤积和乳母抵抗力下降。
一般来说,当三个原因同时存在,炎症才会存在,如果只有其中一个原因,很难形成乳腺炎。
2
造成哺乳期乳腺炎的成因
乳头原因
■乳头内陷或因手术及外伤导致解剖异常
乳头内陷这里主要指先天性凹陷,如青春期乳透凹陷没有进行治疗;
外伤主要见于乳头或乳晕部位的肿瘤,手术过后瘢痕牵拉或瘢痕挤压导致乳管受到压迫而不通畅。
■乳头破损
主要见于母亲对衣服、食物、洗涤剂过敏,导致皮肤局部湿疹。
■长时间含乳
婴儿长时间含乳,特别是含乳入睡,会引起婴儿口腔内的细菌逆行。
■吸奶器的不当使用
主要见于使用时机不当,吸奶器的负压可以使乳头水肿,乳管变细。
乳汁淤积
■泌乳过多
可能与个人体质和进食催乳食物有关。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过度强调喂奶后排空乳汁。排空乳汁会给大脑传递乳汁不足的信号,这个信号会促使垂体分泌较多泌乳素,反过来促使乳汁过多,导致乳母疲于排乳,稍有延后就会形成乳汁淤积。
我们这里并不是说要排空乳汁,而是把乳房排得松软,没有肿块,希望产乳和吃奶形成有益平衡。
■外力压迫乳房
包括睡姿、过紧的内衣、坐车安全带、外力挤压。
有中国特色的“外力挤压”就是“开奶”,初衷是好的,通过按摩这样的物理方式疏通乳管。
但是目前许多开奶人员没有专业知识,大力地挤压乳房肿块,而这样大力地按摩产生的疼痛会使乳母的乳管痉挛,乳汁更加难以排出;
而且会使乳汁外溢,外溢到组织后,增加脓肿机会。
乳母抵抗力下降
精神压力大、休息不佳、感冒等情况都容易增加乳腺炎的发生风险。
3
哺乳期乳腺炎如何治疗
不严重的哺乳期乳腺炎
初始治疗包括减轻疼痛和肿胀的对症治疗(非甾体炎症因子,冷敷)和完全排空乳房(通过持续母乳喂养,抽吸和/或手压)。
感染性哺乳期乳腺炎
持续性症状超过12至24小时,伴有发烧的哺乳期乳腺炎,治疗包括上述措施以及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治疗。
一项观察性研究指出,排空乳房可将良好预后率提高至50%,并显着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在乳房排空中联合抗生素使得良好预后率提高到96%。
如果在48至72小时内没有临床改善,应进行超声成像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脓肿。
文章中部分内容及整理自网络
如有侵权
立删
·END·
你的每个点赞和在看,我都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jc/9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