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乳腺炎
1.化脓性乳腺炎简介
化脓性乳腺炎是乳腺炎的一种,绝大多数发生在哺乳的产妇,尤以初产妇多见。发病多在产后2~4周。
常表现为乳房内积乳脓肿,乳房内积乳脓肿可表现为局部疼痛与肿块,但常无局部的红、肿与搏动性疼痛,也无发热等全身表现。
治疗以切开引流,排出积脓为主。关键在于防治乳汁淤积,同时幸免乳头损伤,并维持局部清洁。
妊娠后期应经常用温肥皂水洗净两侧乳头,如乳头内陷,一般可藉经常挤捏、提拉矫正之。
哺乳后应清洗乳头。发觉乳头有破损或破裂,要及时治疗。注意婴儿的口腔卫生并及时治疗其口腔炎症。
2.化脓性乳腺炎症状
常表现为乳房内积乳脓肿,乳房内积乳脓肿可表现为局部疼痛与肿块,但常无局部的红、肿与搏动性疼痛,也无发热等全身表现,脓毒血症和菌血症病程进入急性化脓性乳腺炎阶段,病人可并发脓毒血症和菌血症。此时病人持续高热,而且面色潮红。可出现移动性脓肿,乳房瘘管脓肿形成期,脓肿可向内或向外破溃,形成皮肤破口和乳腺瘘管。
3.化脓性乳腺炎病因
乳汁淤积(30%):
哺乳时未将乳汁吸净或乳头内陷妨碍哺乳。乳汁淤积症是哺乳期因一个腺叶的乳汁排出不畅,致使乳汁在乳内积存而成,临床上主要表现是乳内肿物,常被误诊为乳腺肿瘤。
细菌入侵(20%):
乳头破损或皲裂,细菌从裂口进入引起乳腺腺体感染,医院内病菌通过婴儿鼻咽部在哺乳时直接侵入乳腺管。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表现为产褥期发热,乳房局部肿胀疼痛,检查乳房发现界限不清肿块,明显触痛,表面皮肤红热;炎症继续发展,进而形成脓肿,腋下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4.化脓性乳腺炎中医处理原则
热毒内盛。
化痰开郁,散瘀解毒。
5.化脓性乳腺炎护理
1、饮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保证足够液体入量。
2、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并适当运动。
3、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哺乳期卫生习惯,保持乳房清洁,勤更衣,定期沐浴。
4、促进局部血循环:局部热敷或用宽松的胸罩托起两侧乳房,以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5、早期按摩和吸乳是避免转成脓肿的关健。患者或家属可用手指顺乳头方向轻轻按摩,加压揉推,使乳汁流向开口,并用吸乳器吸乳,以吸通阻塞的乳腺管口。吸通后应尽量排空乳汁,勿使壅积。
6、哺乳期要保持乳头清洁,常用温水清洗乳头;定时哺乳,每次应尽可能将乳汁排空,如乳汁过多,婴儿不能吸尽,应借助吸乳器将乳汁排空;发热,体温达39摄氏度时不宜吸乳。
7、情志不畅亦与本病有关,要劝导病人解除烦恼,消除不良情绪,注意精神调理。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yf/89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