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了,气温持续降低,不但宝宝容易感冒,连很多妈妈都不幸中招,因为母乳喂养的关系,很多妈妈不得不暂时停到母乳,甚至将宝宝和妈妈隔离开来,真的必须要这样做吗?
谣言一:
病毒会通过乳汁传染给宝宝
真相:感冒病毒不会通过乳汁传播,而是呼吸道传播,所以为了尽量避免婴儿的传染,感冒的妈妈尽量避免对着孩子呼吸或者咳嗽,在哺乳时应该佩戴口罩。
谣言二:
发烧,乳汁会热坏变质的
真相:宏儒君看到这条谣言时,简直不敢相信居然有人会相信这么荒诞的言论,不过为了上当的妈妈,宏儒君还是认真解释一下。
乳腺分泌乳汁,属于腺体。如果发烧到40度,乳汁就热的变质的话,那么胃腺分泌的胃液,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泪腺分泌的泪液,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还有肝脏分泌的胆汁都要变质馊掉了,那人还能活吗?
谣言三:
发烧到38℃会传染给宝宝
真相:人体“发烧”是病还是免疫反应?正确答案是:免疫反应。
是人体在受到细菌和病毒侵害以后,我们的免疫系统会本能的自动调节身体机制,创造一个高温环境,以利于自己的免疫细胞灵活行动去消灭敌人。同时高温环境又抑制了敌人的繁殖。
因此,发烧本身不是感染,也不会通过哺乳传染!
为什么不建议妈妈暂停母乳?
理由一:
感冒是有1~3天潜伏期的,所以宝宝早在妈妈出现感冒症状之前,就已经暴露在病毒的环境下,等妈妈出现感冒症状再隔离已经晚了。
理由二:
有种以上的病毒能引起感冒发烧。妈妈感冒之后,自身免疫系统会跟导致感冒的这种病毒做斗争,产生特别针对这种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是能够通过乳汁进入宝宝身体,分享抵抗病毒的免疫力,这是配方奶无法提供的。这个时候,如果妈妈停喂了含有抗体的母乳,就等于放弃了给宝宝开“防传染”外挂的机会,甚至连常规性的“母乳保护”外挂都撤掉了!
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婴儿常见感染的发病几率和频率,减轻感染病情
因为母乳中蕴含了数以百万的活性免疫细胞,包括免疫球蛋白,其中SIgA具有抗感染和抗过敏的作用,大量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乳铁蛋白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溶菌酶可破坏细胞并增强抗体的杀菌效能,大量的双歧因子可以抑制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催乳素可促进新生儿免疫功能的成熟等,而且这种保护作用也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继续延续。
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妈妈开一些母乳喂养期间相对安全的药物,或者是权衡是否需要中断母乳喂养。
哺乳期间药物会额外的分级:分成L1,L2,L3,L4,L5五级。如果服用的是L1或L2的药物,基本就能坚持继续母乳喂养。由于L1与L2药物使用的比较基础,这些药物不会通过乳汁传染给孩子。可是切医院医师的指导下选择用药,不能自己随意去小药店咨询购买。
母乳虽好,这些妈妈还是要禁止的
严重心脏病:
有严重心脏病的孕妇在孕期,在医生的保驾护航下,顺利生下孩子已经是九死一生了,如果产后哺乳,更加加重心脏负担,增加母亲风险,因此,此类孕妇不能哺乳。
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尤其是化脓性乳腺炎,或者乳汁淡血性者,最好暂停哺乳,待乳腺炎治愈后再恢复哺乳。
传染病急性期:肝炎、结核等急性传染病患者
近几年,关于慢性乙肝大三阳、小三阳患者是否可以哺乳,医疗界存在广泛的争议,现在的观点认为,大三阳、小三阳母亲可以哺乳,但是,如果血检结果发现乙肝病毒处于较高的拷贝,即乙肝病毒的复制比较活跃的情况下,建议不要哺乳。
肾脏功能不全: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肌酐较高,甚至需要透析者,因为哺乳会加重肾脏负担,建议不要哺乳。
艾滋病母亲:
HIV感染的母亲,最好不要哺乳。
慢性疾病长期服药者:
如长期服用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结核药、抗癫痫药物、碘和含碘制剂:锂制剂、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如抗抑郁药、精神抑制剂等),这些宝妈最好不要哺乳。
宏儒君说:
妈妈感冒发烧虽然不影响母乳,但是如果真的发烧到38℃以上,很多妈妈都会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也不必勉强母乳,调整好心态,抓紧治病才是正理。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最好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yf/9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