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专业立场
讲述通俗中医
这是我们的第篇原创文章
成为一名合格的母亲,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件生命中的大事,而此时女性的最重要的第二性征“乳房”也完成了它最终的发育,同时也将开始实现它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哺乳。
可好发于哺乳期的急性乳腺炎却让新晋的妈妈们产生了极大的烦恼,甚至让她们产生害怕和紧张的情绪,成为阻碍她们角色转换道路上的一个绊脚石。今天,就让我们来细说一下急性乳腺炎。
发病原因不同,类型就不同
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中医学根据其发病特点,将其命名为“乳痈”。更是根据其发病的的时间段,将其分为发生于哺乳期的“外吹乳痈”和发生于非哺乳期的“内吹乳痈”,后者又被形象的称为“不乳儿乳痈”。
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是“外吹乳痈”,即发生在哺乳期的急性乳腺炎。由于其好发于初产妇,常常见于产后3-4周,因此西医又将其成为产褥期乳腺炎。
疾病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该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乳汁淤积和产后抵抗力下降。
发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哺乳方法不得当或者乳管先天畸形产生乳管堵塞,使得乳汁排空不畅,乳汁就会淤积在乳腺导管中不得排出
然后
婴儿吮吸造成乳头破损皲裂或是不注意个人卫生细菌入侵到乳管里面
紧接着
产后妇女抵抗力下降细菌顺势进到乳腺导管中的乳汁淤积的部位
最终
母乳营养丰富母乳成了细菌繁殖的温床,最后大量细菌繁殖,局部产生炎症反应,最终发展成为急性乳腺炎。产生哪些症状?
首先产妇会出现恶寒、发热等全身性的炎症反应,早期的时候乳房会出现乳汁排出不畅,难以排空、压痛、局部皮肤变红、可以触及不明显的肿块。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全身炎症反应加重,乳房肿块局限且质韧,压痛明显,皮肤变红,时有跳灼痛。
接下去,就进入了脓肿形成期,乳房肿块变软,疼痛减轻,局部皮肤变红、发热,如果肿块表浅,还可自行溃破,如位置较深,还可能突破乳房后间隙,形成乳房后脓肿。
按照疾病发展,进行分期治疗
当急性乳腺炎发生了,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在内吹乳痈的治疗上,我们仍是遵循中医对疮疡的分期治疗。
早期:形症未成,使用消法,让乳痈消于无形;
肿块期:形症已成,用托毒外出法,使早日溃脓;
溃后期:毒邪排尽,用补法帮助生肌敛口,早日愈合。
因此对于早期的急性乳腺炎,只要尽早疏通乳管,让淤积的乳汁排除,就能使乳腺炎消散于无形了。这一阶段主要采取物理治疗的手法,将麻油或者乳汁涂抹在乳房表面,以保护乳房皮肤不被搓伤,同时一手托住乳房,另一手按乳管分布方向,从外周向乳头部按摩,然后轻轻挤压乳头,促进乳汁排除排空。同时可以使用芒硝外敷和/或口服一些通乳下奶的中药治疗。
对于脓肿已成的急性乳腺炎,建议停止哺乳,医院,在行血常规、细菌培养等实验室检查后,予以药物回乳、全身性抗生素治疗,脓肿切开引流、中药外敷等对症治疗,已预防败血症的发生。
对于长期不愈形成乳瘘的患者,建议在排查其他疾病的情况下,使用中医外治法,将毒邪拔除,再服用已补为主的中药,促其早日愈合。
患病期间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当体温超过39摄氏度时或者使用抗生素时,需要停止哺乳(抗生素使用时可否哺乳具体询问救治医师);
不推荐使用吸奶器都工具排空乳汁,建议婴儿吮吸;
及时排空乳汁;
医院就诊;
病情久治不愈,也需及时和医师沟通,需与哺乳期炎性乳腺癌做鉴别;、
要及时用温水清洗乳头,保持乳头清洁;
需要穿戴胸罩,托起乳房;
保持新产妇精神放松愉悦,减少不良情绪,家人多陪伴,消除其焦虑和紧张情绪。
建议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如何预防发生?
1.注意保持乳头清洁,在哺乳前后都使用温水擦洗乳头,防治乳头导管堵塞;
2.尽量养成婴儿自己吮吸的习惯,减少吸奶器的使用;
3.及时排空乳汁;
结语
做到以上三点,减少乳汁淤积、提高免疫力,就能减少急性乳腺炎发生的可能,能在身体健康中适应女性角色的转变,成为一个合格美丽健康的母亲。
陈绪
喜欢,就给书生一个赞赏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yf/98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