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为何物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的一种慢性非细菌性炎症。由于该病病理特点复杂多变,因此有多种命名,如“闭塞性乳腺炎”“慢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粉刺样乳腺炎”等。该病不是细菌感染所致,而是导管内的脂肪性物质堆积、外溢,引起导管周围的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导致大量浆细胞浸润,故称浆细胞性乳腺炎。该病可反复发作,破溃后形成瘘管,可以继发细菌感染,并长久不愈。这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炎症。
近年来,来医院就诊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越来越多。很多患者对于这种特殊的乳腺炎也存在很多疑惑,因此,针对广大患者关心的问题,我特别做如下整理。
一、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率很低?
一直以来有人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率很低,其实不然。造成发病率“低”的原因如下:
1.疾病名称没有统一。目前,由于该疾病的诊断名称尚没有统一,使人们“感觉上”发病很少。医院乳腺科使用的病名是“浆细胞性乳腺炎”,或许在其他的省医院并不使用这一诊断名称;同时该病的中医病名为“粉刺性乳痈”,此名称是沪上中医大家顾伯华先生创立的,在中医古籍上也没有。
2.医生没有给出明确诊断。很多女性(男性患者也有,只是非常少见)发现了乳房肿块,医院进行了早期诊治,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获得了治愈,但当时医生可能没有给出明确的诊断,没有深究疾病的病因。从而遗漏了统计该病的患病人数。
二、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目前,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或者说诱发因素,都是医务人员根据临床病例统计出来的结果,严格说是一种“推断”,而非直接的证据。其常见的发病原因为乳头凹陷、乳房局部受到外伤、催乳素水平较高或者明确有脑垂体瘤等。其中年轻患者发病后容易一下子波及较大范围,而年纪较大的患者病灶范围相对局限。
三、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肿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最初症状多数只是乳房局部出现肿块,而且肿块常位于乳晕深部或乳腺各象限。其长轴与乳腺导管走行一致,质地偏硬,边界不清,乳晕下肿块可与皮肤粘连,可有触痛,这很容易造成误诊。如误诊为乳腺结核、乳腺癌等。
2.红、肿、热、痛。多数病人还有非周期性乳房痛,急性期可出现红、肿、热、痛,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常有触痛,易误诊为急性乳腺炎。
3.乳头溢液。该病可伴有乳头溢液,多为水样浆液性或脓性,也可有血性溢液。溢液涂片可见大量浆细胞或炎性细胞。患侧乳房常有乳头内陷或变形。
另外,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程长短不一,可在数月或数年之间,其中大部分位于3个月至1年间。其发病年龄轻,多见于30-40岁非妊娠哺乳期妇女。
四、如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
有些疾病的治疗获得了医务人员的共识,比如急性阑尾炎需要进行阑尾切除术,疝气需要进行疝修补术加强薄弱区域,尿毒症需要血透。但有些复杂的疾病,尚未取得治疗共识。浆细胞性乳腺炎恰恰就是这样的疾病。治疗该病的各种方法都有利有弊,没有绝对的优势。简单地说,就是目前没有非常完善的治疗方法。现在应用的治疗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1.手术清除大部分病变组织,传统中医敞开伤口换药。缺点:治疗时间比较长,换药痛苦较大;有时治疗过程中需要再次手术。
2.手术完全清除病变组织,直接缝合切口。缺点:需要切除的组织较多,万一没有清除干净就缝合了,容易复发导致再次手术。
3.长期服中药进行保守治疗。缺点:保守治疗常常需要6个月以上才能看到是否有疗效,有些患者坚持了很长时间却疗效欠佳,最终还是需要手术治疗。
4.国外有专家认为此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应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有很多病例经过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后效果较好。但免疫抑制剂有时也是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因此,我国很多患者常常会拒绝接受“激素”和“化疗药”治疗该疾病。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良性疾病,没有生命危险。40年前主要采用手术切除乳房的方式治疗,患者不复发且能接受。但如今,绝大多数患者不会愿意接受切除乳房的传统手术治疗。那么,我在这里提醒要这些患者:只要乳房存在,该病再发生的机会就会存在。各种方法都有治疗成功的病例,也都存在失败的病例。不同的医生临床经验不同,偏爱的治疗方法也不同。如何选择,我觉得患者自身的态度或者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医院乳腺科秦悦农副主任医师)编委:王瑞
=================================
欢迎北京白癜风如何治疗白癜风偏方快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zz/88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