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咳嗽,快试试小儿推拿,不打针不吃药,简单实用,非常有效!
临床表现
1、好发于青春期的男女。主要发生在颜面部,尤其是前额、双颊、下颏部,其次是胸背部,皮损多对称分布,常伴皮脂溢出。
2、皮损初起为与毛囊一致的针头大小丘疹,即白头粉刺及黑头粉刺,可挤出白色或淡黄色脂栓;日久毛囊发炎后出现红丘疹,顶端可出现小脓疱;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结节、脓肿、囊肿、窦道及瘢痕,或面部皮肤呈橘皮样改变。愈后可能会留暂时性色素沉着、凹陷性或增生性疤痕。
3、临床上患者皮损以一、二种损害为主。轻度瘙痒或无自觉症状,炎症明显时会感到疼痛。病程长短不一,青春期后可逐渐痊愈。
4、目前国内常根据皮损严重程度,采用Pillsbury法将痤疮分为4度,如下表所示:
中药治疗
1内治
?肺胃蕴热证
证候:颜面多发粉刺、红色丘疹,或有小脓疱,轻度痒痛,伴口渴喜饮,大便偏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滑。
治法:清泻肺胃热毒。
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
?胃肠湿热证
证候: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大量粉刺及炎性丘疹,间有脓疱、结节、囊肿,皮疹红肿疼痛;伴口苦口干,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解毒。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
?肝郁血瘀证
证候:多见于女性,皮损为粉刺、暗红色丘疹、结节、囊肿、小脓疱及瘢痕等;皮疹常于经期前后加重,伴情绪不畅,口苦咽干,月经不调或经前乳房胀痛;舌暗红,边尖见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或涩。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痰瘀互结证
证候:病程长,皮疹色暗红,以结节、囊肿、瘢痕为主,或见窦道;伴胸闷,纳呆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除湿化痰,活血散结。
方药: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2外治
(1)颠倒散《医宗金鉴》(大黄、硫磺各等分)。上药研细末,水调或茶调,洗净面后涂擦患处,2~3次/日。具有清热散瘀消肿之效。
(2)金黄膏《医宗金鉴》(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g,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10g,天花粉50g)。上药共研细末,取细末2/10和凡士林8/10,调匀成膏。洗净面后涂擦患处,2~3次/日。具有清热消肿、除湿化痰、散瘀止痛之功。
(3)中药面膜治疗:可用颠倒散加医用石膏面膜粉涂敷于面部;或用黄芩、黄连、大黄、地榆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中药研末,加适量绿豆粉或淀粉,调敷于面部,每周1~2次。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
生活调养
1、温水洗脸,不过度清洁皮肤。
2、忌酒,浓茶及咖啡,忌食辛辣刺激及油腻、甜食;不吃腥发之物,如虾蟹等,腥发之物常使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扩大而难以祛除;不吃补品,补药大多为热性之品,补后使人内热加重,更易诱发或加重痤疮。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6及含锌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不滥用化妆品。尤其粉质、油膏状化妆品。
5、禁用手挤压、搔抓粉刺,避免日晒。
6、生活规律,睡眠充足,保持心情舒畅。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
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小淇()
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黄帝内经一聊就懂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yf/95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