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临床上痛风止痛的西药大多存在不良反应,很多痛风患者在药物选择上倾向于外敷。西医在痛风局部应用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的外用,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扶他林软膏。
扶他林软膏的主要成份是双氯氛酸钠,通过外涂渗入皮肤,并由于其含醇-水基质起到抚慰和清凉的作用。扶他林的消炎镇痛特性可使痛风导致的炎性肿胀显著减轻,对触痛和活性疼痛也同样有效。尽管如此,扶他林仍然存在皮疹等不良反应,若长期反复应用,不能完全排除引起全身副作用的可能性。
中医认为,痛风的急性发作多为正邪相争,郁而化热,病机为湿热、痰淤、浊毒痹经脉、流注关节。对于痛风发作时关节局部的红肿热痛,治疗上当以清热解毒、消肿除湿、散淤定痛为主。
在中医痛风的外用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金黄膏。金黄膏原名叫如意金黄散,出自《医宗金鉴》。原方由十味药材配伍而成,分别是: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花粉、苍术、陈皮、胆南星、厚朴、甘草。
方中多为寒药,有清热化湿,散淤化痰、止痛消肿之功,正切痛风急性发作期间的病因病机。研究显示,应用金黄散局部外敷,可迅速缓解痛风所致的关节红肿热痛的症状,尤其是关节压痛和关节肿胀改善明显。
痛风的中药外敷是根据“内病外治”、以痛为腧“的理论,将中药煎汤,熏洗或膏药外敷局部病变关节,从受邪之处治之,通过热力、药力的蒸腾,使玄府洞开,药力从皮到肉,由筋达骨,层层渗透,直达病所,开发腠理,使湿热随汗而解,即透邪外出,又减轻症状,使经脉流畅,血活气行,达到通则不痛。
同时,在这些外用中药的组方中含有不少降低尿酸的成份,标本兼治,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即减轻痛风患者长期服药的痛苦,又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对药效的干扰和作用,减轻了药物对肝肾及胃肠道等造成的副作用。安全可靠,副作用小,不伤阴失胃。也弥补了中医内治痛风起效慢的不足。
中药的外用开拓了痛风治疗新的前景,药物透皮吸收,在组织内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发挥作用,对于皮肤、关节、肌肉局部病变,具有药物直达病所,浓度高,作用强而持久的优越性。
更多痛风防治知识科普和中医痛风问题咨询,可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专科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yf/9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