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乳腺炎
慢性乳腺炎(chronicmastitis)可由急性乳腺炎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而迁延所致;也可发病开始即是慢性炎症过程。常见者为非哺乳期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可分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时乳头下输乳管窦变形、扩张而引起的一种非哺乳期非特异性炎症。常复发、治疗困难。一、病因浆细胞乳腺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是目前认为有些因素与其发病有关:1、先天性乳头内陷畸形或发育不良;2、哺乳障碍、乳汁潴留或哺乳障碍、哺乳卫生条件不良、伤及乳管;3、细菌感染;4、导管退行性变;5、自身免疫性疾病;6、吸烟、束乳;7、维生素A缺乏以及相关的激素平衡失调。二、临床特点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腺疼痛、乳腺瘘或窦道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乳头可溢出淡黄色浆液性和乳汁样液体,少数患者可溢出血性液体。后期肿块可出现软化而形成脓肿,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形成通向乳管开口的瘘管,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窦道。三、治疗根据不同类型,治疗方式不一样。1、隐匿性:以乳头溢液、乳房胀痛或轻微触痛为主要表现。首选乳管镜检查,进行乳管冲洗治疗。2、肿块型:最常见,肿块多位于乳晕或乳晕旁。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3、脓肿型:慢性病变基础上继发急性感染形成脓肿。急性炎症常有一般细菌感染,特别是厌氧菌感染,应用抗生素和其他抗感染治疗。急性期时采用穿刺抽脓,不宜切开引流。炎症消退后有基础病变者需行手术治疗,否则容易复发。4、瘘管或窦道型:浓重自行溃破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瘘管或窦道,经久不愈。一般采用瘘管切除术。陆续有学者从浆细胞乳腺炎的脓肿和窦道中培养出非结合分枝杆菌,故可采用抗分枝杆菌药物,如:利福平、异烟肼等。
肉芽肿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少见的局限于乳腺小叶的良性肉芽肿性变。该病与浆细胞性乳腺炎存在重叠,临床上两者有很多相同之处。好发于已婚、哺乳妇女,一、病因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自身免疫反应,乳汁过敏以及口服避孕药等因素有关。二、临床表现病变常位于单侧,以乳腺外周部位特别是外上象限为多,肿块位于乳腺实质内,无痛或轻微痛,表面皮肤不红或微红,肿块质硬,边界不清,可与皮肤或周围组织粘连,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病程短,常见短期内增大,治疗不当常反复发作。三、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后,若细菌培养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可试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可使肿块缩小,缩小手术范围。手术切除病灶是必要的,可以减少复发。若形成脓肿或窦道,应先使用抗生素治疗。
点击左下角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市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zl/8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