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中医微科普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
求诊“流火”的患者越来越多。
什么是“流火”?
为何易复发?
如何防治?
“流火”夏季发病多
流火又叫丹毒,是一种急性皮肤内网状淋巴管炎,由一种溶血性链球菌从脚癣溃破口或其它皮肤粘膜破损处入侵而引起。丹毒在人体头面、躯干、下肢均可发生,但以下肢最常见,中医把发生于下肢的丹毒称为“流火”,老百姓通常也是这么称呼的。流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闷热潮湿的暑夏季节发病最多。
“流火”有哪些症状?
流火发病急骤,患者往往先有高热恶寒、头痛骨楚等不适(患者经常误把发热恶寒当成感冒而求诊于内科,而后转来中医内科),继而患肢疼痛,皮肤突发红斑,迅速蔓延成大片鲜红斑,色如涂丹,扪之灼热,触痛明显,严重者皮肤伴发紫癜、水疱或血疱,甚至化脓或坏死,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肿痛。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常规白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
得了“流火”,该如何治疗?
西医对流火的治疗,多口服、静滴青霉素等抗生素抗炎治疗,但临床上亦有较多抗生素静滴1月甚至2月,身热已退,血常规白细胞、C反应蛋白已恢复正常,但下肢暗红肿硬难消,这些慢性丹毒患者因此至中医外科寻求中医药治疗。
“流火”的病因
中医认为“流火”的发生总由血热火毒为患,患者素体血分有热,加之肌肤破损(脚湿气糜烂、足部蚊虫叮咬破损等),湿热火毒之邪乘隙入侵,内外合邪,火毒炽盛,不得内泄,外发于肌肤为病。
中医治疗“流火”
中医治疗流火,内治以解毒、和营利湿消肿为治则,随症加减。“外科之病,最重外治”,外治多用金黄膏外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肿胀明显者加玄明粉,亦可用清热解毒利湿中药水煎剂外洗,若有皮肤化脓溃烂者,用祛腐生肌法促进疮面愈合。
急、慢性丹毒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不仅对急性丹毒有疗效,而且对长期使用抗生素后形成的慢性丹毒同样有效。中医认为,抗生素乃大寒之品,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后可使体内的热毒突然受到抑遏,不得内泄或外发,内伏为患,从而暗红肿硬久久不能消退,形成半阴半阳之证。对于慢性丹毒,中药内治常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加用祛瘀通络、化痰消肿之品,外治多用金黄膏或冲和膏掺三七粉外敷。
长按识别CCTV品牌影响力采访刘云涛北京中科白瘕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gmoc.com/zcmbyf/95763.html